政策出臺治理大氣污染
政策出臺治理大氣污染:
簡介:9月份,環保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及*六大部委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提出,力爭再用5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
同日,為加快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順利進行,環保部與河北省、北京市等六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并建立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邱躍成認為,此舉說明,政府對這次大氣治理的決心很大,國家環保工作更進一步。
而此前,*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更是提出,中國未來將對包括鋼鐵在內的重點行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針對節能減排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采用*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到2017年,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近兩年,京津冀地區常見的霧霾天氣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鋼鐵企業作為“重要貢獻者”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9月18日,環保部等六大部委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該細則將使鋼鐵環保設備企業獲益。
大氣污染已經到了必須治理的地步,國家各相關部門已重視這一問題,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細則的提出對鋼鐵環保設備企業受益是zui直接的。鋼鐵環保設施主要包括燒結脫硫、除塵設施和綜合污水處理。環保水平*的企業,其燒結脫硫設施同步運行率85%以上,每噸礦成本6元以上;除塵設施電耗約占企業總耗電量15%,噸鋼成本約50元。
環保設施是鋼鐵企業的主要用電設施之一。據有關統計,環保設施的用電量占企業用電總量的比重達到10%~20%。隨著新的鋼鐵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這一比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因此,環保設備自身的節能問題應引起鋼鐵企業的高度重視。
造成環保設備能耗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老鋼鐵企業布局不合理或單體生產設備能力偏小,造成轉運站、揚塵點眾多,配套的環保設施較多;二是部分鋼鐵企業配備的環保設施陳舊,沒有采用高爐煤氣干法除塵、轉爐煤氣干法除塵等節能設備;三是對間歇性運行的環保設施沒有配備變頻調速等節能措施。此外,由于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鋼鐵企業為了達標,環保設施增多,能耗自然也會相應提高。環保設施用能、耗材增加,成本上升,與節能成為相互制衡的因素。因此,一是在選用環保設備時,要做到與生產工藝之間的合理匹配、有效組合;二是在選擇污染治理方案時,在滿足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物料密封輸送、灑水抑塵、電除塵、風機變頻調速、系統風量平衡等節能的技術和產品。
工業污染源涉及很多行業,不僅僅是鋼鐵行業。“國內外鋼鐵行業都是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這是行業的特點,無須掩飾。但是也不能將鋼鐵行業的污染過分夸大,而應該客觀、公正地評價。”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在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我國一些鋼鐵企業在綠色生產方面與*水平的差距不斷在縮小,有的甚至已經達到*水平。”
從整體綜合治理的角度看,我國鋼鐵行業與*水平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實際的差別也并沒有想象中或有些媒體報道中的那么明顯。僅僅拿幾個排放指標進行簡單的對比,恐怕是不客觀的,也是不科學的。”專家建議,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各個行業的努力,單靠鋼鐵一個行業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