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大米是否重金屬超標的小技巧
目前,大米重金屬污染檢測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個問題。重金屬污染產生的根源主要是環境污染,包括水、土壤、空氣等,所以在介紹某某品牌大米的優點時一定會追溯到種植源頭,現在很多上宣稱是經過大米重金屬檢測的安全、安心、放心的大米,一般都會從米鄉的土地、水源等環境方面說明其安全性。然而,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隱性的,危害物質含量的高低通過視、嗅等感*法是很難辨別的。必須依靠科學的檢測手段,依據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才可以判定其含量是否超標,食品是否安全。
普通消費者一般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將自己的日常食用的大米送檢,那在日常購買時,在沒有檢測機構客觀的檢測數據支持的情況下,該如何才能盡量避免重金屬超標大米呢?zui簡單的方法,重金屬污染和環境密切相關,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可以多關注產品外包裝上的原料產地信息。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大米產品不同于休閑零食類產品,很多大米的外包裝上會明示原料產地等信息,如五常大米、東北大米、天津小站稻等,進而通過產地來了解和分析稻米的生長環境,消費者選購有明確產地標識,產地環境比較好的產品。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要會區分生產產地和原糧產地,在同一產品的外包裝上有時會同時出現這兩個信息,一般生產產地是必須標示的,但生產產地多指的是產品加工制造的地方,而對于大米來說,原料或原糧產地才是稻谷真正種植的地方。
總之,由于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選購一款放心大米實際上是難上加難,如今獨立第三方放心食品甄選機構的出現恰好為解決老百姓的這一難題指明了出路,希望他們一直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切實幫助老百姓輕松選購放心食品,使其吃得明白、活得放心,從而也為改善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