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流感嗜血桿菌
發布時間:2024-09-27

顯微鏡下的流感嗜血桿菌|應用百科
流感嗜血桿菌是一種沒有運動力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最初常被誤認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實際會導致其他種類的病癥,如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疾病。如何檢測流感嗜血桿菌?可以采用培養法和顯微鏡鏡檢。
流感嗜血桿菌在巧克力瓊脂平板上,無色透明似露滴狀的菌落,以及衛星現象陽性,生長同時需要V、X因子兩種因子,普通培養基上不生長。
流感嗜血桿菌在顯微鏡下呈桿狀或球桿狀,大小為0.3~0.4μm*1.5μm,兩端鈍圓,有多形性,黏液型菌株有莢膜。
經革蘭染色,在顯微鏡下呈紅色
如果想快速識別流感嗜血桿菌,可以對其進行熒光染色,使用MF31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信號,可以獲得比傳統光學顯微鏡更清晰、更詳細的細菌圖像。
總之,顯微鏡下觀察流感嗜血桿菌的形態是診斷該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結合多種實驗室檢測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如果您對流感嗜血桿菌顯微鏡感興趣或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系,期待與您相約!
來源:http://www.mshot.com.cn/kehuanli/20240809.html,轉載請保留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