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65.2-2008 紙和紙板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測定及其重要性
抗張強度是紙和紙板在受力情況下,抵抗張力的能力,它通常被認為是衡量紙張質量和適用性的關鍵物理參數之一。抗張強度不僅是紙張的基本性能之一,還是評估其在實際應用中能否承受外部壓力、使用過程中是否能保持強度和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在許多行業中,紙和紙板的濕強度,特別是它們在水浸泡后的抗張強度,常常是判斷紙質產品是否合格的決定性因素。為了準確測量紙張在濕潤環境下的抗張強度,GB/T 465.2-2008標準對紙和紙板浸水后的抗張強度進行了詳細的測定方法規定,三泉中石的BZY-30S 臥式剝離抗張測試儀是可以滿足該標準的試驗要求。
絕對抗張強度:指一定寬度的紙樣承受的最大張力,單位為牛頓。
裂斷長度:即在一定寬度下,紙張在本身重力作用下拉斷所需的最小長度,單位為米。
橫向抗張強度:以試樣單位橫截面的抗張力(牛頓/米2)表示。
其中,紙和紙板的濕強度,尤其是在水中浸泡后的抗張強度,反映了材料在實際應用環境中可能遇到的濕潤條件下的適應性。這一指標對于包裝材料、食品包裝、環保包裝等領域尤為重要,因為在潮濕或水浸的條件下,紙制品的抗拉能力至關重要。GB/T 465.2-2008標準正是為了確保紙和紙板在實際使用中的濕強度符合要求,提供了一套科學且可靠的測試方法。
GB/T 465.2-2008 標準概述
GB/T 465.2-2008 《紙和紙板 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測定》規定了紙和紙板在浸水一段時間后的抗張強度測量方法。該標準的實施有助于衡量紙和紙板的濕強度,進而為紙制品的設計、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了具體的依據。

根據此標準,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測量方法適用于具有濕強度要求的各類紙和紙板,涵蓋了紙張在潮濕環境下的使用情況,幫助制造商評估其紙張在受到水侵泡后的強度表現。該測試方法對產品的設計、包裝材料的選用及質量控制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浸水后抗張強度(濕抗張強度):指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紙或紙板經過水浸泡一定時間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直到紙張裂斷。
濕抗張強度保留率:在規定的浸水時間后,紙或紙板濕潤狀態下的抗張強度與浸水前抗張強度的百分比。
標準執行的范圍
本部分適用于各種有濕強度要求的紙和紙板,尤其是需要在潮濕或水分環境下使用的紙張和紙板。
測試設備:測試中常用的設備為三泉中石的BZY-30S 臥式剝離抗張測試儀,該設備能夠精確測量紙張和紙板的抗張強度,確保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三泉中石的臥式剝離抗張測試儀BZY-30S的試驗步驟:
(1)試樣準備:
根據產品標準確定浸水的時間,常見為1小時或2小時。將紙樣放入符合GB/T 10739標準規定的水中進行浸泡,直到規定時間結束。對吸水性較強的試樣,建議僅浸泡中心部分,保持兩端干燥,以保證測試的精確性。
浸水后的試樣應輕輕用濾紙或吸水紙吸去表面多余的水分。此時,確保試樣的兩端保持干燥,而中間部分均勻地浸濕,確保水分接觸到試樣的全寬,濕潤長度不少于25mm,但不大于50mm。
將浸水并吸去表面水分的試樣迅速放置于抗張強度測試儀上,進行測試。每個方向(縱向和橫向)需要至少測量10個試樣。如果是濕抗張強度非常低的紙樣,則需要使用多層紙樣進行測試。
若要測定濕抗張強度保留率,除了進行濕抗張強度的測定外,還需要同時測量相同紙樣在未浸水前的抗張強度。通過比較濕潤后的強度與干燥時的強度,計算得出保留率。
(5)記錄與分析:
在進行抗張強度測試時,所有測量數據應詳細記錄,并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標準要求,對每組試樣分別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抗張強度測試,并計算其平均值。
結果分析與應用
測量后的抗張強度能夠揭示紙張在濕潤環境下的表現,這對于包裝材料尤其重要。例如,在食品包裝、醫藥包裝以及紙袋等產品中,濕強度至關重要。若紙板的濕強度過低,它可能在潮濕環境中破裂,導致內容物泄漏或丟失,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濕抗張強度保留率作為衡量紙張濕潤后性能的關鍵指標,它能夠顯示出紙張或紙板浸水后的耐用性。保留率較高的紙張通常意味著其在濕潤條件下仍能保持較強的結構完整性,適用于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結語
隨著對紙制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紙和紙板的濕強度已成為其重要的質量指標之一。通過嚴格按照GB/T 465.2-2008標準進行測試,制造商可以確保其紙質產品在潮濕環境中保持所需的強度,從而滿足市場和行業對包裝材料的多樣化需求。三泉中石的臥式剝離抗張測試儀BZY-30S,能夠為您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幫助您在生產過程中把控質量,確保最終產品符合國際標準,提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