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5-2001 紙張撕裂強度測試方法及相關設備
紙張的物理性能是其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優劣的關鍵因素之一,而撕裂強度作為紙張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標,對紙張的纖維特性有著直接的反映。紙張的撕裂強度不僅決定了其在承受外力時的耐用性,還直接關系到紙張的適用范圍和性能表現。因此,準確測量紙張的撕裂強度對于紙張生產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詳細介紹根據GB/T455-2001標準進行的紙張撕裂強度測試方法及相關設備。
一、撕裂強度的定義與重要性
撕裂強度由撕裂度和撕裂指數兩個要素來反映。撕裂度是指將預先切口的紙(或紙板)撕至一定長度所需力的平均值,結果以毫牛(mN)表示。撕裂指數則是指紙張(或紙板)的撕裂度除以其定量,結果以毫牛頓·平方米/克(mN·m2/g)表示。這兩個指標共同構成了紙張撕裂強度的評價體系
根據GB/T455-2001標準,紙張撕裂強度的測試采用愛利門道夫撕裂度儀進行。該儀器由基架和擺錘組成,擺錘在摩擦力很小的軸承上支撐著,使其能圍繞水平軸自由擺動。測試時,試樣被夾持在兩夾子之間,其中一個夾子固定在基架上,另一個在擺上。試樣被夾表面應至少為25mm寬,15mm深。
可使用儀器:三泉中石的紙張撕裂強度測試儀SLD-1000Z。

試樣的采取與制備:按照GB/T450標準進行試樣采取,確保試樣無折痕、皺紋或其他明顯缺陷。試樣大小應為(63±0.5)mm×(50±2)mm,并按樣品的縱橫向分別切取。每個方向至少進行5次有效試驗。
測試操作:選擇合適的擺或重錘,使測定讀數在滿刻度值的20%~80%范圍內。將擺升至初始位置并用釋放機構固定,將試樣夾持好并切一整齊的刀口。釋放擺錘,使其撕裂試樣,讀取指針讀數或數字顯示值。重復此過程直至得到5個滿意的結果。
數據處理:根據撕裂度公式和撕裂指數公式計算測試結果。撕裂度公式為F=(S·P)/n,其中F為撕裂度,S為試驗方向上的平均刻度讀數,P為換算因子(一般為16),n為同時撕裂的試樣層數。撕裂指數公式為X=F/G,其中X為撕裂指數,F為撕裂度,G為定量。
傳統的機械式撕裂度測定儀雖然能夠滿足基本的測試需求,但在測試精度、操作便捷性和數據記錄方面存在不足。三泉中石的紙和紙張撕裂強度測試儀SLD-1000Z,則采用了液晶中文顯示、測試數據記憶功能和全自動測試、計算、打印結果等一體化功能。這些現代化手段不僅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和效率,還降低了人為誤差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紙和紙板撕裂強度測試儀的電動釋放擺功能確保了每次測試的釋放力量一致,從而減少了因人為操作差異而導致的測試誤差。此外,該儀器還具有數據存儲和打印功能,方便使用單位對測試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
四、結論
紙張撕裂強度的測試是紙張物理性能測試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遵循GB/T455-2001標準并使用合適的測試設備(如愛利門道夫法或電子式),三泉中石的紙張撕裂強度測試儀SLD-1000Z可以準確測量紙張的撕裂強度和撕裂指數。這些指標對于紙張的生產、質量控制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