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儀的使用原理
閱讀:973 發布時間:2023-4-17
色差儀的使用原理
色差儀是通過光/電轉換的原理對色彩差別進行精密測量的精密光學測量儀器,一般對測物體進行五角度(15°、45°、110°)的色彩數據進行采集,通過采集到的標樣數據和試樣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得出測量結果。
光學領域,顏色是可以通過Lab顏色標量,L軸為亮度軸,0為黑,100為白;a軸為紅綠軸,正值為紅,負值為綠,0為中性色;b軸為黃藍軸,正值為黃,負值為藍,0為中性色。這些標尺可以用來表示試樣與標樣的顏色差異,通常以Δa、Δb、ΔL為標識符,ΔE被定義為樣品的總色差,但其不能表示出試樣色差的偏移方向,ΔE數值越大,說明色差越大。色差儀可以根據CIE色度空間的Lab、Lch原理,測量顯示出試樣與標樣的色差ΔE及Δa、Δb、ΔL值。
ΔE通常按如下公式計算:
ΔE*=[(ΔL*)+(Δa*)+(Δb*)]1/2
有時一些公司會要求總色差小于2,有的還會要求達到Lab值。如果ΔE≤2.0,建議Δa、Δb、ΔL均≤1.5,一般ΔE為1.5時目視是可以分辨的。由于Δa、Δb、ΔL一般情況下均沒有定值,在要求過于嚴格的情況下,往往對總色差ΔE和色差Δc(不考慮亮度影響)都有要求,此時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ΔE*=[(ΔL*)+(Δa*)+(Δb*)]1/2 Δc*=[(Δa*)+(Δ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