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比表面積測定法
…
P: 吸附質分壓 P0: 吸附劑飽和蒸汽壓
V: 樣品實際吸附量Vm: 單層飽和吸附量
C:與樣品吸附能力相關的常數
由上式可以看出,BET方程建立了單層飽和吸附量Vm與多層吸附量V之間的數量關系,為比表面積測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層吸附的理論基礎之上,與許多物質的實際吸附過程更接近,因此測試結果可靠性更高。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實測3-5組被測樣品在不同氣體分壓下多層吸附量V,以P/P0為X軸, 為Y軸,由BET方程做圖進行線性擬合,得到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從而求得Vm值計算出被測樣品比表面積。理論和實踐表明,當P/P0取點在0.05-0.35范圍內時,BET方程與實際吸附過程相吻合,圖形線性也很好,因此實際測試過程中選點需在此范圍內。由于選取了3-5組P/P0進行測定,通常我們稱之為多點BET。當被測樣品的吸附能力很強,即C值很大時,直線的截距接近于零,可近似認為直線通過原點,此時可只測定一組P/P0數據與原點相連求出比表面積,我們稱之為單點BET。與多點BET相比,單點BET結果誤差會大一些。
若采用流動法來進行BET測定,測量系統需具備能調節氣體分壓P/P0的裝置,以實現不同P/P0下吸附量測定。對于每一點P/P0下BET吸脫附過程與直接對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標定樣品實際吸附氣體量的體積大小,而直接對比法則不需要。
特點: BET理論 與物質實際吸附過程更接近,可測定樣品范圍廣
測試結果準確性和可信度高,特別適合科研及生產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