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市場還有多遠?|前沿應用
編輯:高明
審核:chen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第三代新概念太陽能電池代表,近年來備受關注,這得益于其具備的種種優勢,譬如:它采用溶劑工藝,可以在常溫下制備,生產成本大大下降;柔性好、可大面積印刷,在光伏產業的應用有著為可觀的前景;清潔廉價無限制,可為能源供應難題提供有效方案等等。
不僅如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所以成為代表,一個更加備受矚目的優勢就在于——它的原料多為液態,可以用來制備大面積柔性電池及設備,在未來或許可以應用于可穿戴智能設備上,邊走路邊發電!
這種在電影中才出現的鏡頭將來會成為日常,想想是不是就覺得很炫酷呢?但要想實現這一場景,還需解決三個難題,這也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尚未實現規模化商業生產的原因。哪三個問題呢?本次“前沿應用”欄目將帶大家一探究竟~
短壽之憾
我們知道,對于電池來說,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就是使用壽命。鈣鈦礦電池實際生產和應用所面臨的困難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它的壽命只有短短數月,遠遠低于硅基太陽能電池,這也是其實現商業化面臨的個問題。
鈣鈦礦電池不夠穩定,主要是因為鈣鈦礦電池對水、熱、氧環境度敏感,使得電池結構不穩定,易產生不可逆降解。要延長鈣鈦礦電池的壽命就要提高穩定性,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采用復合型鈣鈦礦材料,提高其本身的穩定性,另一種就是找到合適的添加劑物質,來抑制鈣鈦礦材料的分解。
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就在今年1月份,歐洲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聯盟Solliance,TNO,imec和埃因霍溫科技大學,就報道了一種采用工業工藝(濺射鍍膜,狹縫涂布鍍膜,原子層沉積和基于激光的互連)制造的封裝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組,該模組經受既定的壽命測試,即耐光性測試,耐濕熱測試和熱循環測試,具有出色的穩定性。相信未來能有更多的方法能夠應用于鈣鈦礦電池的分解問題解決。
圖片來源:pixabay
效率之痛
電池的效率是評價電池性能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在過去十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有不少提升。根據《科學》(Science)今年4月發表的一篇報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上升到26.7%,非常接近傳統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但事實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間,這是因為轉化過程中,通電的載流子會因為缺陷問題被卡住,從而降低電池效率。
那么,什么是載流子壽命呢?它為何成為影響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重要指標呢?據HORIBA資深工程師Ben Yang博士介紹,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能來源于電荷的分離、遷移和重組,其中電荷可以擴散多遠、游離多久——即載流子壽命,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載流子壽命越長,電池的效率也越高。
圖片來源:pixabay
既然載流子壽命如此重要,那如何提升載流子壽命呢?
精確測量是步,通過不斷測量找到效率低下的關鍵問題,進而改進。“熒光壽命測量是一種常用于表征載流子壽命的技術,通過測量電荷重組率,進而標定電池的效率。HORIBA為測量熒光壽命研發了相應的產品。” Ben Yang博士如是說道。
DeltaFlex和DeltaPro熒光光譜儀是專門的測量熒光壽命的分析儀器,它們可以監測光收集過程的效率,通過儀器搭配的TCSPC系統,研究人員可以測量重組率。另外,使用HORIBA QuantaMaster™、Fluorolog和FluoroMax®熒光光譜儀,并聯合HORIBA-IBH 熒光壽命組件,還可以完成測試鈣鈦礦材料對不同光吸收的效率。
tips: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熒光光譜儀的解決方案,點擊閱讀原文提交需求,我們的工程師會盡快聯系您~您也可以進入HORIBA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欄目,查看下載更多解決方案。
值得慶幸的是,同樣是今年4月,《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劍橋大學等機構合作成果——鈣鈦礦材料中影響載流子壽命的“缺陷”根源。相信通過精準的測量和缺陷根源的追溯,載流子的壽命將會一步步提升,鈣鈦礦電池的效率也會進一步改善
圖片來源:pixabay
量產之難
實現商業化后一個攻關的技術點,便是“量產”。要實現大規模生產,就必須將鈣鈦礦從實驗室搬到工廠,這是其終走向市場的關鍵。
然而目前幾乎所有高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都是用旋涂法制備的,即將鈣鈦礦材料一般旋涂于金屬氧化物骨架上進行制備。然而旋涂法難以沉積大面積、連續的液膜,在實驗室中制備,尺寸只有幾厘米大小,因此無法滿足工業化的高吞吐量與規模化制備的要求。這就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的一個難題。
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其他適用于規模化生產的制備方法,像是:刮刀涂布法、電沉積等等,尤其是刮刀涂布法,它的基底溫度可控,因此在規模化制備高質量、大晶粒鈣鈦礦薄膜方法中脫穎而出。更值得欣慰的是由刮刀涂布法制備的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也能達到20%,十分接近旋涂法制備的器件。未來通過不斷地研究,相信它地效率能更進一步。
圖片來源:pixabay
從上文可以看出,盡管短壽之憾、效率之痛、量產之難,這三點是制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快速走向市場的三個問題,但我們仍然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前景抱有大的期待。目前眾多公司投資鈣鈦礦產業就是證明,相信產學研結合的能夠解決大規模制備技術的提升,幫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商業化道路上大步邁進。
沒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我們勇突破!現在不妨設想一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就在我們的穿戴設備上,比如涂覆在手機表面上,那是怎樣的情形呢?
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了!開心吧?
>>>> 免責說明
HORIBA Scientific公眾號所發布內容(含圖片)來源于文章原創作者提供或互聯網轉載。文章版權、數據及所述觀點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HORIBA Scientific 發布及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供讀者自行參考及評述。如果您認為本文存在侵權之處,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進行處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數據嚴謹準確,如有任何失誤失實,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我們也熱忱歡迎您投稿并發表您的觀點和見解。
>>>> HORIBA科學儀器事業部
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為科研及工業用戶提供先進的檢測和分析工具及解決方案,如:光學光譜、分子光譜、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進檢測技術,旗下Jobin Yvon光譜技術品牌創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歷史。
如今,HORIBA 的高品質科學儀器已經成為科研、各行業研發及質量控制的,之后我們也將持續專注科研領域,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