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S30260異硫氰酸胍,30259鹽酸胍,嗜熱菌蛋白酶 |

聯系電話
15921386130
公司信息
- 聯系人:
- 何小姐
- 電話:
- 86-021-61559134
- 手機:
- 15921386130
- 傳真:
- 86-021-55068248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區長塔路465號6幢
- 郵編:
- 200433
- 網址:
- www.shyuanye.com
基因產業迅猛發展 將遇瓶頸?還是前沿?
2017-6-12 閱讀(590)
近年來,健康行業快速發展,無論是不斷迭代的健康產品,還是深入的健康探索都迎來新時代。現代健康產業相對于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已經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的模式。其中基因產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從zui開始科學上對基因的無解,到基因測序技術、基因治療、基因健康和基因營養發展成熟,到包含疾病的防、治、養,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快速發展的行業往往會迎來眾多的質疑,總有人會擔心,未來基因產業是否仍然有良好的市場?是否有促進發展的環境?
想要了解基因產業的未來,必定得先了解它的過去和現在,通過發現它的發展軌跡才能更好地洞悉它的未來。
基因產業的前世今生
1998年,在科學家還致力于描繪人類基因圖譜時,美國科學家克萊格·凡特就創辦了一家名為塞雷拉基因組(Celera Genomics)的公司,開展自己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從這可以看出,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人發現了基因產業的市場,并且奠定了基因企業的雛形。
塞雷拉基因組公司之后,基因產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華大基因在基因產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成長為國內的代表企業。1999年9月9日,為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應運而生,正式注冊成立。并且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事件中做出巨大貢獻,*時間破譯了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成功研發并向國家捐贈了30萬份診斷試劑盒。2007年,在深圳市的支持下,華大基因南下深圳,組織開展“*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項目。2013年,華大基因斥巨資收購了美國上市公司、三大高通量測序儀制造商之一——完整基因組公司(CG)。
華大基因穩步快進,帶領中國基因產業走向世界的前端。第二屆“中國光谷”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基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也將迎來華大基因的分享,以及基因產業未來動向的分析。
基因產業從無到有,從20年前的起步到現在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順勢而為。再看未來的5年、10年,甚至更遠,是否有良好的政策條件和市場條件讓它發展得更好。
相關政策:從“國家醫療戰略”看基因產業未來五年發展
“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里都提到生物技術發展是一種國家戰略。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有很多重大的專項規劃都是針對基因產業的。
1)《“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生物產業產值要倍增,“八個方面”推進健康中國
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剛要提出生物產業產值要倍增,“八個方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包括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建設網絡化應用示范體系,推動個性化醫療、新型藥物、生物育種等新一代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規模化發展,推進基因庫、細胞庫等基礎平臺建設。
2) 發改委揭曉27家基因檢測應用示范中心
2016年4月15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建設全國27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此次建設的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將從國家戰略層面上快速推動我國基因產業規范化、跨越式發展。
在整個創新的政策背景下,基因產業被定為一種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基因企業應當在國家的號召下有一番作為。我們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為了改變世界上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而深入研究。尤其是基因測序技術,能很好的篩選出基因疾病的患者,能更好地進行預防,更早進行治療。
基因產業除了我們熟知的基因測序,未來還可以朝著基因治療、營養和健康方向努力。
一、基因治療
我們都知道,之所以基因藥品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實根本就在于基因藥品和傳統的抗癌藥物相比,有著*的優勢。
基因治療和傳統治療手段相比:
1)傳統治療:手術、放療、化療。
這些治療手段其實是一種傷性治療,手術是切除腫瘤及其相關組織,放療和化療則是對細胞的非特異性殺死。無論選擇其中的哪一種,都是對身體的二次傷害。
2)基因治療:腫瘤是基因變異引起的疾病,從根本來說是一種“基因疾病”。科學家發現了人類有一種叫P53的基因,它在人體內主導調控,屬于“抑癌基因”,P53發生問題就會導致癌癥。基因治療就是用基因工程改構的腺病毒,把P53的基因帶到腫瘤細胞里,去修復和置換已經被毀壞的基因,恢復體內癌癥細胞正常持續維護的功能。從而治療腫瘤,而又不會傷害到正常細胞。
在中國良好的政策背景和行業背景下,中國成為*個合法進行基因治療的國家。未來基因治療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個體化用藥的基因分析、腫瘤的診斷與篩查、出生缺陷遺傳病的診斷與篩查等將會完成進一輪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