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SP政策的出臺 單體藥店將面臨嚴峻考驗
新修訂GSP第162條中規定的常溫是指營業場所,對于需陰涼處保存的藥品應當配備滿足陰涼陳列與儲存的設備,要求設立部陰涼區域。
安徽省 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
從2004年12月,部門組織召開《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修訂工作題研討會開始,到2013年2月正式發布,新版GSP前后醞釀了近9年時間。根據相關部門要求,自2013年7月起,新開辦及新建(擴建、改建)的企業,需要符合新版GSP的要求才能申請。而從2016年1月1日起,不能達到新版GSP要求的企業將不得繼續經營。
新版GSP一經發布,立刻引來了業界的強烈反響。不少連鎖藥店的老總認為,要在2016年達到新版GSP的要求,具有相當的難度。而站在GSP風口浪尖的,除了連鎖藥店企業,還有藥店業構成的另一個主體——單體藥店。相對于連鎖藥店,單體藥店在換證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困難更大。本期,《21世紀藥店》報記者調查了解了幾家有代表性的單體藥店的換證情況,也邀請行業家為單體藥店過新版GSP支招。
新版GSP“軟”“硬”兼施
今年年初,在部門召開的新修訂《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發布會上,食品藥品監管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國慶介紹新版GSP的核心在于:全面推進一項管理手段、強化兩個重點環節、突破三個難點問題。一項管理手段就是實施企業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兩個重點環節就是藥品購銷渠道和倉儲溫濕度控制,三個難點就是管理、冷鏈管理和藥品運輸。
其中對于零售藥店而言,新版GSP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硬件方面,新版GSP要求零售藥店需要建立包括域網、信息平臺、數據組成在內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系統,以滿足電子監管的實施條件。經營中藥材、中藥飲片需要配備庫房及養護場所。經營冷藏、冷凍藥品需要配備相應規模及品種的冷庫、冷藏車、保溫箱等冷鏈設備,并對儲藏環境實現24小時溫濕度實時監測。
軟件方面,新版GSP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中明確要求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設立質管部門或質管人員,對質管制度、崗位職責等質量管理體系提出詳細的要求,還針對人員資質及培訓,執業藥師配備,藥學技術服務、中藥學人員資質及經營管理等崗位人員資質提出明確要求,如零售藥企法定代表人或者企業負責人應當具備執業藥師資格,企業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執業藥師,負責處方審核,指導合理用藥。這意味著,每家藥店至少需要配備兩名以上的執業藥師。
根據新版GSP要求,改造直接費用投入較大的是倉儲環境,溫濕度調控、自動監測與保持,與安全防護等方面;復雜性較高的是能對經營和質量管理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控制,符合安全、穩定性要求的計算機系統的改造或升級。而為復雜、考驗企業,且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投入大的,則是對人和人的習慣行為的改造,包括一系列持續的培訓教育行動、體系建設、完善過程中對全體員工的磨練等。
單體藥店或將被淘汰?
對照新版GSP要求,不少連鎖藥店經營者大感頭疼:執業藥師數量不足,藥店無法擴張。不少連鎖藥店企業因此減緩了門店的擴張速度;而硬件方面的提升對于資金雄厚的連鎖藥店來說影響甚小,甚至早在新版GSP發布之前,不少連鎖藥店就已經配備甚至超出相關設施要求。但同樣的要求,單體藥店面臨的困難更大。也因此在新版GSP推出之初,就有業內人士預言,到2016年將有80%的單體藥店被淘汰。
從目前我國藥品零售市場的發展情況看,單體藥店仍占較大比例。據估算,目前單體藥店數量占我國藥店門店總數的2/3,按目前我國擁有藥店43萬家左右計算,單體藥店數量近28萬家。即使按照商務部發布的《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計算,單體藥店也有14萬家。這是藥店圈不可忽視的力量。
盡管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單體藥店的減少、連鎖率的提高對于我國藥品零售行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也有人指出,單體藥店是藥品零售行業*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部分連鎖企業無法延伸到的鄉村以及城鄉結合部等地區,單體藥店的重要性*。
如果說藥品零售企業是醫藥行業中的弱勢群體,那么單體藥店則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從資金實力來看,單體藥店不及連鎖企業資金雄厚,從人才獲得渠道來看,單體藥店同樣不及連鎖藥店。那么,面對新版GSP,為數眾多的單體藥店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面對新版GSP這條波濤洶涌的大河, 28萬家單體藥店如何渡過,出路在哪?
新版GSP的實施,對于單體藥店而言顯然提高了門檻,但“危”中必有“機”,活下來就會有更好的明天。作為單體藥店的經營者不應對未來前景過于悲觀,而是應該更加積極地尋求提升自身經營能力的方法,以使自己的藥店能在眾多單體與連鎖藥店的競爭狹縫中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