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科-重金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
閱讀:594 發布時間:2013-8-9
原子吸收光譜法 (AAS)是利用氣態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長的光輻射,是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一種新型儀器分析方法,使原子中外層的電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的現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種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不同,將有選擇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長的輻射光,這個共振吸收波長恰好等于該原子受激發后發射光譜的波長,由此可作為元素定性的依據,而吸收輻射的強度可作為定量的依據。主要用于無機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發射光譜法相輔相成,AAS現已成為無機元素定量分析應用zui廣泛的一種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析過程如下:
1、將樣品制成溶液(空白);
2、制備一系列已知濃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標樣);
3、依次測出空白及標樣的相應值;
4、依據上述相應值繪出校正曲線;
5、測出未知樣品的相應值;
6、依據校正曲線及未知樣品的相應值得出樣品的濃度值。
現在由于計算機技術、化學計量學的發展和多種新型元器件的出現,使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精密度、準確度和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微處理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儀,簡化了操作程序,節約了分析時間。現在已研制出氣相色譜—原子吸收光譜(GC-AAS)的聯用儀器,進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