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密集的調研和規劃,交通運輸部2009年的1萬億投資規劃圖漸趨清晰。
11月25日,交通運輸部規劃司副司長李興華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9年交通運輸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力爭達到1萬億。
投資方向不僅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同時也將包括沿海港口、內河港口航道以及交通運輸樞紐等附屬設施的建設。
李興華向本報記者表示,在這1萬億的投資總額中,預計高速公路的投資將達到4000億-5000億元,農村公路將達到2000億元,而水運方面由于貿易的下滑,投資熱情下降,預計沿海港口的投資額將達到700億元,內河航道及港口則達到200億元左右。
這1萬億不僅僅是國家或者政府的投資,也包括社會資金、金融部門的信貸,也包括引進民間資本甚至外資,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帶動。
公路建設是主要支撐
在國家發改委早先宣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全國新增中央投資1000億元中,交通運輸部有100億元新增投資。
交通部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對于交通建設而言,這是在“十一五”規劃以外的一個增量。而這100億元將分別投向用于改善民生的農村公路建設和國家高速公路建設。其中,50億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設,另外50億元則將用于農村公路的建設。
而據李興華表示,通過中央投資的帶動效應和各地方的計劃交通基礎建設的規劃來看,估計2008年全年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
在明年的交通基礎設施規劃中,公路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仍將成為主要支撐,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設的單一投資比較大,同時帶動社會資金的能力和系統也高于其他的設施。”李興華表示。
在具體的建設安排方面,以目前已經開工建設,明年能夠繼續建設的高速公路工程為重點。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表示,到2008年年底,國家高速公路網中還有6000余條公路屬于“斷頭路”,這些項目大都具備在2009年、2010年開工建設的條件。
同時,李興華表示,無論是基于國家規劃還是地方規劃,目前仍有相當多的公路項目已經處于儲備狀態。隨著國家做出加快建設、拉動內需的決策,這些項目在投資、立項和土地供應等方面,相關的審批環境會大大的改善,有望在明年陸續投入建設,zui終成為增量的主要支撐。
如果細分公路建設的具體類型,則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高速公路的建設。李興華表示,2008、2009年建設的所有高速公路項目將都為收費公路,全部采用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等方式來進行回報,其收費標準、收費期限都要經過相關的審批程序。
同時,原有國道、省道改造項目也將繼續,其中,原有的收費公路擬繼續保持其收費狀態,而今后建設改造的項目則按照國家規定免費向公眾開放。
第三類即為農村公路。何建中表示,自2005年開始啟動的“農村公路建設五年千億元工程”將繼續進行。同時,通過此項工程,大力吸引更多投資。
何建中指出,此項工程中的1000億元投資,其來源為國家安排的國債資金以及交通運輸部門的車購稅資金,將按照每年國家平均投入200億元的規模,分五年完成。但這批資金只為引導性資金,而實際上每年國家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遠遠超過200億的規模。
李興華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明年的200億投資,將直接帶動達2000億元的農村公路投資,而預計五年的農村公路總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以確保到2010年,全國鄉鎮基本實現通油(水泥)路,東、中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區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在水運方面,2009年,交通運輸部將著重的考慮沿海港口中大型化、專業化的深水泊位碼頭;另外,具有基礎性、公益性作用的一些重要港口、主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設項目也將陸續上馬。
除此以外,內河航道也將是國家支持的一個重點領域。除了港口以外,中央政府將主要支持一些需求量比較大、運輸比較繁忙的航道的擴充,包括航道網全面的改造。其中zui突出、zui重要的是長江水道航道的整治和提升,還有像京杭運河、珠三角、長三角的公益性基礎性強的航道的建設。
資金來源
在本輪大投資過程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李興華表示,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增加中央和地方資本金投入的能力,同時也要考慮進一步吸引銀行的信貸投入。
國家投資方面,主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即為交通運輸部管理的交通建設基金,以及車購稅的收入。
其次,據交通運輸部透露,考慮到拉動經濟的需要,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出增加中央資金,甚至發行國債的辦法支持交通建設領域的投入。預測到2010年,中央在安排相關的預算內資金或者國債資金的時候,也將重點支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中央做出拉動經濟決策的同時,各個地方交通運輸部門也已經開始制定發展規劃,同時配套改革支持性政策,以及新的鼓勵政策,支持地方自籌資金,增強投入的能力。
與此同時,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銀行信貸與社會資金注入的主動性也將有所提高。李興華表示,交通運輸部門還將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式,支持交通建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