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夕,市環保局發布了《上海市環境狀況公報(2010年度)》,即日起將陸續發送至各相關單位。廣大市民可登錄“上海環境”(
http://www.sepb.gov.cn)和“上海環境”(
http://www.envir.gov.cn)瀏覽或下載。
《上海市環境狀況公報(2010年度)》簡要描述了2010年上海市的環境質量狀況,著重回顧了世博環境保障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總結了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污染減排、長三角環境保護合作、水源地保護、固體廢物管理、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等其他主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并介紹了環保投入、環境規劃、環境法制、環評管理、環境監測、環境科技、環保創建、公眾參與、合作等相關保障措施的實施情況。為了契合2011年“森林年”的主題,以及結合核輻射等近階段熱門話題,公報附錄中特別介紹了一些森林和輻射小知識。
2010年是本市環保任務非常繁重的一年,是世博保障工作的檢驗年,是“十一五”污染減排的沖刺年,是“十二五”環保規劃的編制年,也是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攻堅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圍繞舉辦2010年世博會和“調結構、促轉型”大局,以污染減排和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進一步加大了環保工作推進力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世博環境保障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十一五”各項環保目標如期實現,污染減排任務提前并超額完成,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進展順利。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兩年超過90%,達到92.1%;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好轉,黃浦江、蘇州河總體水質有所改善;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
——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兩年超過90%,各單項指標污染總體呈下降趨勢。2010年,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為優良的天數有336天,較2009年增加2天;優良率為92.1%,較2009年上升0.6個百分點。自2005年以來,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已經連續六年高于88%,并總體呈現改善趨勢。與2005年相比,2010年上海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均值分別下降了52.5%、18.0%和10.2%,直接體現了本市大力推進燃燒電廠脫硫等治理措施取得的環境效益。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已注意到,上海市環境空氣中光化學污染和灰霾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并表現為多種污染物共存的復合型污染,對我們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黃浦江、蘇州河總體水質有所改善。與2009年相比,2010年黃浦江、蘇州河各監測斷面的水質綜合污染指數降多升少,總體水質狀況有所改善。近五年來,黃浦江總體水質狀況2006~2008年基本保持穩定,2009年起有所好轉;蘇州河總體水質狀況有所好轉。作為上海市主要出境控制斷面的黃浦江楊浦大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從2005年的18.32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91毫克/升,降幅達24.1%。但是,本市水體的主要超標因子均為氨氮和總磷,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日益突出,成為限制本市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的關鍵因素。
——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2010年,上海市區域環境噪聲達到相應功能的標準要求,但道路交通噪聲夜間時段未能達到相應功能的標準要求。
——輻射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良好。2010年,上海市輻射環境背景值和輻射設施周邊的輻射強度均處于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