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我國將建百個具影響的科學家工作室
閱讀:475 發布時間:2013-7-6科技部6月27日公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提出,為了造就*科技大師及創新團隊,到2020年我國要建設100個在世界科學前沿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工作室,并重點支持若干創新團隊、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據了解,這100個科學家工作室將集中在我國具有相對優勢的科技前沿領域或符合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的重點領域。具有水平的科技人才入選后,可圍繞若干重大科學問題開展探索性、開創性研究。同時,這些科學家工作室將實行科學家制。科學家將獲得充分的科研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組團隊、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約束,同時也可獲得更大的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這將營造出潛心研究、自主探索、穩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勵創新的環境和文化,并將成為我國探索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新方法的途徑之一。
此次對于科學家工作室的遴選、評估、驗收等環節,都將在范圍內選擇*科學家進行同行評議。
推進計劃:著力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為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根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由科學技術部牽頭,會同七部門聯合制定的《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以下簡稱推進計劃)現已基本完成*批入選對象的遴選工作,名單于日前公示。新一輪推進計劃評審工作即將啟動,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將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推薦渠道,突出需求結合和以用為本。
組織實施推進計劃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部署。推進計劃作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以下簡稱特支計劃)的一個重要基礎,是科技部門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特支計劃總體部署的10100人中有5100人由科技部通過推進計劃來組織推薦,特支計劃7類人才中3類是在推進計劃中產生。推進計劃和特支計劃增強了科技部門抓人才工作的手段。組織實施推進計劃對整個人才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工作室:科學大師助跑器
推進計劃提出:到2020年,建設100個科學家工作室,能在世界科學前沿取得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就;增強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能力,提高重點科研領域的競爭力,帶動相關學科和技術的整體發展進步;培養和造就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上具有性、享有重要話語權;進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
這主要是為了在優勢領域培養出*人物。希望科學家工作室能成為科學大師的助跑器。科技部人才中心有關負責人說,科學家工作室主要為在我國具有相對優勢的科技前沿領域或符合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的重點領域,具有水平的科技人才設立,助其圍繞若干重大科學問題開展探索性、開創性研究,積極探索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機制、新方法,營造潛心研究、自主探索、穩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勵創新的環境和文化,努力造就*科技大師及創新團隊。
科學家工作室將實行科學家制.科學家負責制度將賦予科學家充分科研自主權,自組團隊、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約束。同時完善經費支持和管理方式,進一步擴大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在科學家工作室的另選、評估、驗收等環節引入同行評議制度,在范圍內選擇*的*科學家,以體現準確性和公信力,在管理上強化創新和質量導向,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關注潛力鼓勵探索
2012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重點推薦條件之一——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推進計劃的組織實施部門科技部政策司和人才中心則表示:從初評開始就嚴格把關年齡,無一超齡參選者進入復評,zui后進入公示的205名人才平均年齡41.74歲。
對于科研活動來說,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創新活力,美國科學社會學家朱克曼對1901-1972年28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進行分析得出,獲諾貝爾獎研究室的年齡平均為38.7歲。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才是全社會的責任,黨和國家一貫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推進計劃正是基于此背景下,選擇在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對一批有潛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進行重點支持和培養,使其成為在相關行業和領域能夠得到國內外同行認可、科技創新發展方向、組織完成重大科技任務的科技帶頭人。
創新來源于探索,科學研究更需要自由探索,很多問題在突破以前,很難在科技界形成共識。沒有形成共識,就很難獲得研究經費,難以實現自由探索。然而事實上,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許多“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里。沒有科學精神,科學前沿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自由探索可能體現的是一種學術氛圍、學術方法、學術精神。不論是根據好奇心驅動的科學研究,還是以科學任務、科學項目以及以國家和社會需求來牽引的科學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都需要提倡自由探索創新。推進計劃不但鼓勵個人研究自由創新,尤其鼓勵團隊人才具有帶動整個團隊自由探索的精神。在群體中營造自由爭論、不懼怕失敗的寬松和諧氛圍,同時也使每個人能夠主動地學習,積極開展自由研究,踴躍自由思考,不畏懼困難,不迷信。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鼓勵長期穩定合作
如果說科學家工作室、人才重點關注的是*物創新能力,創新團隊則重點關注的是結構合理性和持續性。此次創新團隊除負責人年齡放寬至50周歲,其他各項均需符合人才的基本條件,且增加了對團隊的硬性要求:團隊結構穩定、合理,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其核心成員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過15人。
共同的信念追求,知識結構、能力學歷的互補,彼此的磨合適應均到一定程度,方能造就一個結構合理、有內在創新動力的團隊。推進計劃所支持的是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建設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學術帶頭人,良好的創新氛圍和持續創新能力,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合理的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通過給予創新團隊持續穩定支持,確保更好地完成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保持和提升我國在若干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推進計劃鼓勵團隊長期穩定的合作態度,嚴格杜絕為申報計劃而臨時組建的團隊出現。
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政策松綁為創業加油
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將通過三個方面為其創業加油。
一是鼓勵成果轉化。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對象定位為所在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人才,同時該企業開發的產品具備技術先進或服務模式創新,有較強的市場潛力和競爭力或公益性價值。
二是鼓勵企業為主體。推進計劃要求申報人為企業主要創辦人,且全職創業。也就是說,體制內的工作人員要申報的話,必須辭去原單位工作。但推進計劃并不主張有科技成果或技術的科技人員都去創業,推進計劃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導向是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精神、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是對加大對成長型企業的扶持。推進計劃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重點向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傾斜,要求創辦的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境內注冊,企業創辦一般不超過5年。科技型企業創業之初zui需要扶持,推進計劃將落實期權、股權和企業年金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加強科技與金融結合,加大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力度。
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突破體制機制試驗田
有業內專家表示,推進計劃中改革力度要求zui大的就是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牽頭單位要求為科技園區或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需要單位負責人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在政策和機制創新方面應凸顯自身特色,具有明確的改革思路和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尤其是在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且取得明顯成效,能夠發揮較強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換言之,只要是于培養創新人才有利的,在體制機制上可大膽嘗試,勇于突破。
此次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也鼓勵產學研結合。要求基地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趨勢,整合資源,對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企業結合對高層次人才的實際需求,與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培養計劃,提供實習場地,共同建立高層次創新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