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瘧疾:一只蚊子引發的傳染病
閱讀:1512 發布時間:2010-12-1提 供 商 |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 0K |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 302次 | |
資料類型 | 瀏覽次數 | 1512次 | |
免費下載 |
每年夏秋季節,是瘧疾的高發季節。
瘧疾仍然是當今人類的zui大殺手之一,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40%的人口有患瘧疾的危險,在問題zui嚴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有3000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瘧疾。
“瘧疾”一詞在拉丁語中的含義是“壞的空氣”,甚至古羅馬人就意識到應避開某些沼澤地區的瘴氣。但是,瘧疾并不是由帶病菌的空氣、而是由不流動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
瘧疾也是一很古老的疾病,遠在公元2000年前《黃帝內經·素問》中即有《瘧論篇》和《刺論篇》等專篇論述瘧疾的病因、癥狀和療法,并從發作規律上分為“日作”、“間日作”與“三日作”。然而,直到1880年法國人Laveran在瘧疾病人血清中發現瘧原蟲;1897年英國人Ross發現蚊蟲與傳播瘧疾的關系,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世界每年死于瘧疾的人數達一百多萬,主要為兒童和孕婦
日前,四川內江市發生一起服藥抗瘧疾導致一3歲女童死亡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可能生活在“和平地區”的人,對于瘧疾的了解,仍于知道它是一種傳染病,至于它是怎么傳染的,又有什么危害,可能稀里糊涂。
其實,瘧疾是由一種被稱為瘧原蟲(學名:Plasmodium falciparum)的寄生蟲造成的,它通過蚊子的攜帶,可以在自己不受損傷的情況下,在不同宿主體內自由穿梭,不論貴賤。2009年,蓋茨在TED大會上演講時說:“我帶來一些蚊子。我將讓它們四處飛行,沒有理由僅僅是窮人被感染瘧疾。”
那就從可惡的蚊子開始鎖定它的吸血目標說起。當蚊子叮咬受染者時,瘧原蟲子孢子隨著蚊子唾液進入人體血循環(你一定奇怪子孢子是什么?別急,慢慢往下看,實際上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您到zui后便知道了)。進入血液中的子孢子,大約半小時后便全部侵入肝細胞。經過一段時間(5—40天不等),這些子孢子,在肝細胞內發育成熟,分裂成很多裂殖子,破壞肝細胞,釋放入血。
進入血液循環的裂殖子,其中一部分被吞噬細胞(一種免疫細胞)吞噬殺滅,另一部分侵入紅細胞,并在其內發育增殖,在紅細胞內,它們不斷攝取血紅蛋白來長大、增多,形成裂殖體,每個裂殖體內又含有多個裂殖子,這些裂殖體增加到一定數量后,便脹破紅細胞,釋放出大量的裂殖子、血色素及瘧原蟲的大量代謝產物入血,進而導致瘧疾發生的各種癥狀。其中一部分裂殖子又侵入新的紅細胞繼續上述過程。
經過紅細胞內3—5次這樣的增殖過程后,部分進入紅細胞的裂殖子將逐漸發育成為雌或雄配子體。當蚊子叮咬感染了瘧原蟲的人體后,這些雌、雄配子便通過血液進入蚊子胃內,發育成具有成千上萬的感染能力的子孢子,并進入蚊子唾液腺,這些蚊子叮咬人時,子孢子即隨唾液進入人體,成功感染人類。是不是一切都回到了開始呢?
專家解釋:
劉真真:瘧疾都有哪幾種?感染瘧疾的人會有哪些癥狀?
秦恩強(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與研究中心副主任):瘧疾是一種寄生蟲病,是通過蚊蟲叮咬引起的。典型癥狀包括周期性發作,每天或隔天或隔兩天發作一次。發作時有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發作多次后可出現脾大和貧血。重癥病例出現昏迷等。引起瘧疾的病原主要有四種類型,分別是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
劉真真:瘧疾發病潛伏期是多長?潛伏期內有無辦法確診?
姜天俊(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瘧疾的潛伏期一般為2星期左右,但不同種類的瘧原蟲所引起的疾病潛伏期會各有不同,惡性瘧zui短,為8—15天;間日瘧和卵形瘧次之,為12—20天;三日瘧zui長,一般為18—40天。不過也有例外,研究發現,間日瘧潛伏期也有長達6—12個月或以上的長潛伏期感染者。潛伏期內感染者一般不表現出不適癥狀,但通過醫院血涂片或瘧疾抗原,有時亦可早期確診該病。
劉真真:瘧疾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果?我國哪些地區是高發地帶呢?
秦恩強:瘧疾患者如果及時得到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瘧疾高發區,特別是惡性瘧高發區,由于缺乏藥物或必要的救治條件死亡率較高,而兒童和孕婦死亡率更高。因此,瘧疾是廣泛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每年死于瘧疾的人數達100多萬(每天死亡3000人),主要為兒童和孕婦。瘧疾流行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美洲。瘧疾曾是我國常見病和多發病,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全民群防群治、預防服藥,環境治理等綜合防控措施,瘧疾發病率迅速下降,2005年已降至1/10萬以下。但zui近幾年由于人口流動增加,尤其對外交流,特別是大量非洲務工人員增多,導致輸入性瘧疾病例增多。
姜天俊:我國尤其在南部省區,瘧疾病例常見,而且有惡性瘧疾病例,死亡率較高。腦型瘧疾的病死率可高達9%—31%,而且病后可出現多種后遺癥,如偏癱、失語、斜視、失明、小腦共濟失調和精神異常等。
劉真真:現在對瘧疾的主要治療措施是什么?針對小孩和大人的用藥量有什么區別?
秦恩強:目前,瘧疾有非常有效的藥物來治療,比如氯喹、伯氨喹、哌喹、咯萘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但有些藥物瘧原蟲已產生了抗藥性,如抗氯喹瘧原蟲。青蒿素類藥由于殺滅瘧原蟲速度極快,毒副作用低,耐受性好,安全范圍大,耐藥性低,對耐氯喹的瘧原蟲效果好,是目前治療重癥瘧疾特別是腦型瘧的治療藥物。另外由于青蒿素類藥與已知的抗瘧藥氯喹、哌喹、甲氟喹等無交叉抗藥性,因此對多重耐藥性惡性瘧有效,成為遏制瘧疾的zui有力的武器。在使用抗瘧藥過程中,要注意成人與小孩使用劑量的不同,特別是要注意有些藥物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如氯喹可損害聽力,妊娠婦女大量服用可造成小兒先天性耳聾,智力遲鈍、腦積水、四肢缺陷;氯喹偶可引起竇房結的抑制,導致心律失常、休克,嚴重時可發生阿—斯綜合征,導致死亡等。伯氨喹可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等。在使用過程中要詳細詢問患者病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劑量。
在服藥之前要明確,成人與兒童的用藥劑量有明顯差異,使用前一定要征求傳染病專科醫師意見、并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絕不可隨便使用,以防出現嚴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