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大腦研究抽樣過程
閱讀:644 發布時間:2011-5-21隨機選擇一側大腦半球,將其包埋于6%瓊脂中,切取等距離腦組織切片,切片厚度為7mm,共切取20張切片。我們確定從一側大腦半球抽取5塊大腦白質進行研究,首先,將從20張腦組織切片中抽取5片,即每4張等距切片中抽取一張(每隔3張抽取一張)。從前4個數字當中隨機選擇一個,這個數字則作為*張腦片的抽取位置,假設選擇3,則第3張腦片作為*個腦組織塊抽取的位置,然后每隔3張腦片抽取一片,即3,7,11,15,19號腦片。由于腦片較大,還需在所得腦片上再次抽取組織塊。在所得腦片上隨機疊放等距有孔測試點,這些測試點排列均勻,在測試點其中白質的部位取組織塊。可使大腦白質每個部位有均等的機會被抽取。
大腦半球連續等距隨機抽樣示意圖 一側大腦半球連續切片共20張。每片7mm。共抽取5張。則每4張抽取一張。*張切片在1~4之間的隨機數字中產生.如果為3,應抽取的組織切片為3,7,11,15,19 | 大腦白質隨機抽樣圈 在隨機抽取的腦組織塊上隨機疊放一張具有等距離孔的塑料膠片。因為塑料膠片上的孔擊中大腦白質的概率是隨機的。所以.當孔擊中大腦自質.便在該處抽取一個組織塊 |
實際應用中,可自己設計抽取觀察組織塊的多少。對于一些體積較大的器官,可采取分層等距隨機抽樣方式。比如先將器官切成等距的組織厚片,從中等距隨機抽取組織厚片。如果研究對象是肝臟組織,不難發現,除非所用的測試點非常稀疏,否則,很難見到一個組織片上只擊中一個點,而且這樣也不符合體視學抽樣原則,所以,可將擊中部位組織塊切取后按順序排列,再進行第二次等距隨機抽樣。
樣本含量取決于抽樣誤差的大小以及待測結構量的變異情況。一般情況下,選擇5~10個動物為一組,從每個動物器官取3~10個組織塊(切片)。在均勻隨機抽樣及適當抽樣間距的前提下,從每個器官獲得的各項基本測試數據,如位于待測結構切面內的測點總數、交點總數、輪廓總數、粒子總數或直徑個數等,一般不必超過100~200則可獲得滿意的測試結果。由此可見,體視學研究可以被理解為一步步等距隨機抽樣的過程。
多次等距隨機抽樣圖 在切取大組織器官時所得到組織片較大,這樣用有孔測點取下的小組織塊便不只一塊,如果樣本量太大,則可以將所有樣本排列在一起:再次進行等距隨機抽樣 | 多次連續等距隨機抽樣圖 圖中顯示如何從器官隨機棺取組織片的過程,即從器官隨機抽取組織片,從組織片隨機抽取組織塊,從絹織塊隨機切取一張組織切片,再從這張組織切片上隨機抽取視野。*個視野的位置隨機選擇,然后視野在X軸和Y軸方向每次以同等距離(dx、dy)移動。體視學分析測試系統的計算機可按抽樣設計控制視野移動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