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生命科學研究生命活動過程與環境作用規律.
閱讀:947 發布時間:2011-1-25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大發展的世紀,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將真正實現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現代化社會發展之路,它將為中國乃至世界解決疾病防治、人口膨脹、食物短缺、能源匱乏、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帶來新的希望。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必須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
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活動的過程、規律以及生命體與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的科學;生命科學中重大現象和科學規律的揭示及進展,使人類認識自我、認識生命世界逐步深入。生命科學是生物技術發展的基礎和主要知識源泉,為人們發展醫藥生物技術、農業生物技術等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
在世界上,就目前人類的認知水平,可以總結出5種基本運動形式,即機械運動(如杠桿原理等),物理運動(光、電、磁等),化學運動(氧化還原反應等),生命運動(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等)以及社會運動(人類各種活動規律等),前4種運動形式屬于自然科學領域,后者則是屬于社會科學,這5種基本運動形式呈現出由簡單到復雜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認知世界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人類也必將越來越有能力在復雜的運動形式領域取得突破性的發現。
回顧科學發展史,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類取得的zui重要的發現無疑主要集中在物理學及化學研究領域,這一觀點可以從歷*我們熟悉的牛頓、居里夫人、門捷列夫,直到愛因斯坦這些舉世聞名的科學巨匠們的名字中得到印證。進入到20世紀的后50年中,生命科學得到的發展,生命科學世紀的到來已日見成熟,而1997年體細胞克隆羊“多莉”的降生則標志著21世紀這一生命科學世紀的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