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人工生命是非生命手段對生命基本特征的模擬
閱讀:1160 發布時間:2011-1-25 人工生命是通過把隱藏在生命現象背后的基本的、動態的原理抽象出來,并在其他物理媒介(如計算機)上重現這一過程,使之可以進行全新類型的實驗操作和檢驗,從而理解生命。總體上說,人工生命的核心是利用適當的非生命過程手段,通過對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生長、繁殖、遺傳、變異、學習、進化等)進行模擬,以深化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
人工生命的研究手段大致有3種:軟件法、硬件法與濕件法。其中,軟件法是指以計算機程序作為模擬生命過程的載體;硬件法是通過機械和電子的手段再現生命的某些屬性;濕件法則是指采用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在溶液系統中從分子水平模擬生命現象。今天,對人工生命的研究已經深入到生命現象的各個層次,從分子、細胞、器官、個體,到種群甚至整個生態系統。
人工生命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工程方面,機器人的研究已逐漸接近實用階段;在基礎生命科學研究方面,人們正使用人工生命的方法探索一系列問題:生命起源、細胞起源、多細胞生物起源、性別起源、生物發育、生物行為、腦與認知科學等。因為這些現象多數已不可能再在自然界中觀察到,而人工生命則提供了一種可貴的模擬實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