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水的電導率?電導率和電阻率有和何關系?
由于水中含有各種溶解鹽類,并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當水中插入一對電極時,通電之后,在電場的作用下,帶電的離子就產生一定方向的移動。水中陰離子移向陽極,使水溶液起導電作用,水的導電能力的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或電導度),用G表示。電導反映了水中含鹽量的多少,是水的純凈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水越純凈,含鹽量越少,電阻越大,電導越小,超純水幾乎不能導電。電導是電阻的倒數,即
1 R |
G =
式中 R — 電阻 單位歐姆(Ω)
G — 電導 單位西門子(S) 1S=103mS=106μS
L F |
因R =ρ (見49題),代入上式,則得到:
F L |
1 ρ |
G = ·
對于一對固定電極來講,二極間的距離不變,電極面積也不變,因此L與F為一個常數。令:J = L/F,J就稱為電極常數,可得到
1 J |
1 J |
1 ρ |
式中:K =1/ρ就稱為電導率,單位為S/cm。1S/cm=103mS/cm = 106μS/cm。電導率K的意義就是截面積為1cm2,長度為1cm的導體的電導。當電導常數J = 1時,電導率就等于電導,電導率是不同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表現。
電導率K,電導G,電阻率ρ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1 ρ |
K = J · G =
式中J為電極常數,例如:電導率為0.1μS/cm的高純水,其電阻率應為:
1 K |
1 0.1 |
ρ= = ×106 = 10MΩ·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