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市科潤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冬季慎防流感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一大類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道為侵入門戶引起其它組織器官病變的病毒。據統計,大約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中zui主要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和麻疹病毒,常見的還有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另外還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腸病毒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傳播快、傳染性強、可反復感染等特點,常可造成大流行甚止暴發流行。
呼吸道傳染病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病。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過度勞累者、精神高度緊張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臨床表現
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癥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癥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輕。
麻疹:癥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
水痘:全身癥狀輕微,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泡疹與痂皮。
風疹: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癥狀輕。
流腦: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粘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并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征。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傳播途徑
傳染源:主要為患者或隱性感染者。
人群易感性:人群對多數呼吸道傳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長短取決于侵入的病毒量和機體的免疫狀態,一般為1~4天。起病后患者有畏寒、頭痛、發熱、渾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癥狀。在癥狀出現的1~2天內,隨分泌物排出的病毒量較多,以后則迅速減少。無并發癥患者發病后第3~4天就開始恢復;如有并發癥,則恢復期延長。流感的特點是發病率高,病死率低,死亡通常由并發細菌性感染所致。常見的細菌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并發癥多見于嬰幼兒、老人和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慢性氣管炎和糖尿病等)患者。
診斷方法
血清學診斷
采取患者急性期(發病5天內)和恢復期(病程2~4周)雙份血清,常用HI試驗檢測抗體。如果恢復期比急性期血清抗體效價升高4倍以上,即可做出診斷。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非特異性抑制物,因此在進行HI試驗前可用胰蛋白酶等處理血清,以免影響HI試驗結果。HI試驗所用的病毒應當是與當前流行密切相關的病毒株,反應結果才能確切。補體結合試驗(compliment fixation,CF)只能檢測NP、MP的抗體。這些抗體出現早、消失快。因此,CF試驗只能作為是否新近感染的指標。
快速診斷
對患者進行快速診斷,主要是采用間接或直接免疫熒光法、ELISA法檢測病毒抗原。常取患者鼻甲粘膜印片或呼吸道脫落上皮細胞涂片,用熒光素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進行免疫熒光染色檢查抗原,或用ELISA檢查患者咽漱液中的抗原。 用單克隆抗體經免疫酶標法僅用24~72小時即可快速檢測甲、乙型流感病毒在感染細胞內的病毒顆粒或病毒相關抗原。
PCR、核酸雜交或序列分析等方法也被用于檢測流感病毒核酸或進行分型。
預防措施
應采用綜合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
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某些藥品,不要濫用抗生素。
*兒童應按時完成預防接種,一般人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
預防接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