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下稱中信所)12月2日對外發布了2010年中國科技論文(下稱論文)統計結果。
2010年,我國機構作者為*作者發表的論文共12.15萬篇,其中23968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高于學科均線,即其論文發表后的影響超過其所在學科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說占我國論文總數的19.7%的論文表現不俗,該比例較2009年的15.5%上升了4.2個百分點。我國表現不俗的論文 81.6%由高等學校貢獻,17.5%產自研究院所,主要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省市。
論文發表后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論文83.63萬篇,排在*2位,比2010年統計時上升2位;論文共被引用519.14萬次,排在*7位,比2010年統計時上升1位。
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6.21次,比上年度統計時的5.87次提高了5.8%。相形之下,世界平均值為10.71次,比上年提高了1.3%。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雖與世界平均值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對較快。
中國各學科論文在2001~2011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數,處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增加到5856篇,排在*6位,比2010年統計時上升1位。
美國排在*位,高被引論文數高達55953篇。
發表之后2年內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論文是熱點論文,熱點論文往往反映了的科學發現和研究動向,是科學研究前沿的風向標。熱點論文往往就是被引用次數排在各學科前1‰的論文,并且在未來的更長時間內會產生廣泛的學術影響。截至2011年11月,中國熱點論文數為196篇,占世界熱點論文數的 9.9%,排在*5位,比2010年上升1位。美國熱點論文數zui多,為1070篇。
各學科影響因子居*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期刊。2010年各學科*期刊共有173種。2010年,中國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幅上升到5203 篇,排在*二位。2005年至2010年,中國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3.3%,顯著高于同期中國SCI論文總數的年均增長率。
統計顯示,2010年被《科學引文索引》(SCI)數據庫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在數量上仍居*二位,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但在顯示論文質量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上的世界排名,則比上一年提升了一位,列*7位。在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上,我國與去年相比雖有提高,但與世界平均值還有不小的差距。
論文數量的世界排位無變化
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SCI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為14.84萬篇,占世界份額的10.4%,排在*2位,所占份額提升了1.6個百分點,位次與2009年持平。若不統計港澳地區的論文,則中國共計發表12.15萬篇論文,比2009年略有增加,占世界總數的8.6%。如按此論文數排序,我國也排在*2位,僅次于美國。
對《工程索引》(Ei)數據庫2010年收錄期刊論文的統計顯示,其中的中國論文為12.41萬篇,占世界論文總數的25.8%,超過第2名美國將近6個百分點,排在*1位。若不統計港澳地區的論文,則中國共計發表11.21萬篇論文,比2009年增長了20.4%,占世界總數的份額為 23.3%,較上一年度提高了0.6個百分點,若以此數據排名,中國也排在*1位。
《科學會議錄引文索引》數據庫2010年收錄世界重要會議論文30.23萬篇,其中中國作者論文3.79萬篇,占世界的12.5%,排在*2位,列美國之后。
不論在SCI論文、Ei論文,還是《科學會議錄引文索引》論文方面,中國只是數量略有變化,在上的排位與上一年相比都沒有發生變化。
中國科技論文整體表現不俗
發生變化的是中國論文的被引次數的世界排位。2001年至2011年,我國共發表論文83.63萬篇,排在*2位,比2010年統計時上升2位;論文共被引用519.14萬次,排在*7位,比上一年度統計時提升了1位。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6.21次,比上年度統計時的5.87次提高了5.8%。相比之下,世界平均值為10.71次,比上年提高了1.3%。
可以說,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雖與世界平均值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對較快。
一般說來,論文發表后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和質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所統計的我國“表現不俗”的論文所占比例增加。所謂表現不俗的論文是指其被引用次數高于學科的平均線。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機構作者為*作者的論文共12.15萬篇,其中23968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高于學科均線,即論文發表后的影響超過其所在學科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說占我國論文總數的19.7%的論文表現不俗,該比例較2009年上升了4.2個百分點;較2008年上升了8.2個百分點。
統計還顯示,中國各學科論文中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增加到5856篇,排在*6位,比上一年統計時上升1位。所謂高被引論文是指在2001—2011年的被引用次數處于世界前1%的論文;
在發表之后2年內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論文是熱點論文,它往往反映了的科學發現和研究動向,可以說是科學研究前沿的風向標。截至2011年11月,中國熱點論文數為196篇,占世界熱點論文總數的9.9%,排在*5位,比2010年上升1位;
各學科影響因子居*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期刊。2010年,中國在173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幅上升到5203篇,排在*2位。2005年至2010年,中國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3.3%,顯著高于同期中國SCI論文總數的年均增長率(15.5%)。
論文被引次數進入世界前5的目標有望提前實現
總體來說,論文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對中國科技界來說是一大好事。中信所所長賀德方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指出,近年來,中國科技論文的數量大幅增長,目前已經位居*2位,這為被引用次數的增加和中國科技影響力的擴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數據分析證實: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大幅增長的是論文質量的快速提升。“十一五”結束年的2010年與開端年的2006年度相比,我國SCI論文數量年均增長率為19%,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30%,說明我國論文質量和影響的提高速度要明顯大于論文數量的增長速度。而且我們的深度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提高的速度顯著超過其他國家,若保持這樣的發展態勢,則我國有望在未來的4年,即2014年進入*5位,提前實現《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規定的目標
生物醫藥領域表現不錯
2010年,臨床醫學領域共發表論文約13.7萬篇,位居各學科*;中醫學發表論文3.3萬篇,位居第2;之后依次為基礎醫學(第5位)、藥學(第6位)、預防醫學和衛生學(第8位)。其中,臨床醫學、基礎醫學、中醫學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分別位居第1位、第6位和第9位,分別為37.5萬次、 6.3萬次、5.6萬次。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位列醫療機構前三。
2001年~2011年10年間,我國有12個學科的論文累計被引用次數位居世界*位。各學科產出SCI論文與世界平均水平比,除藥學與毒物學位居第8位外,包括臨床醫學在內的生物醫藥領域其他學科,均在世界排名10位之后,世界影響力相對落后。
發布會當天同時公布了中國百篇影響國內學術論文,其中醫學共有29篇文章入選。《癌癥》、《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30余個生物醫藥領域期刊入選“2010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