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道防線的繼電保護正在醞釀著一場深度變革,其智能化趨勢正在逐步顯現。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利用先進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數學化、互動化為特征的自主創新、的堅強智能電網”戰略目標的不斷深入,繼電保護設備按傳統電網進行設計和配置已經不能適應于智能電網。換句話說,智能電網的技術特點將影響現有繼電保護的應用。
“目前電力系統控制保護設備的原理方面已經非常完善,但是隨著新型傳感技術、新型信息傳輸技術的發展,為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空間,充分利用這些新技術提高繼電保護性能,并將傳統繼電保護與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相結合,為電力系統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保障,以適應智能電網發展的需要。”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沈全榮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智能化”變革
具體而言,智能電網的數字化、網絡化、廣域化、輸電靈活化等特點對我國繼電保護設備和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測量手段及信息傳輸方式的數字化、數字化變電站的網絡化、利用WAMS網絡和繼電保護信息系統提供的廣域信息來提高裝置性能、電網暫態過程的復雜性及電網運行方式靈活控制造成的多變性等等,使現有繼電保護裝置面臨較大考驗。
“新型一次設備的使用,尤其是電子式互感器、智能斷路器技術的采用,改變了繼電保護的輸入輸出接口方式。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結合越來越緊密,而結合的關鍵技術均體現在‘IEC61850、網絡技術、控制’這三者上。”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張月品告訴記者。
“另外,智能變電站普遍采用‘三層兩網’的設計,對繼電保護的通信技術應用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為跟蹤IEC61850標準和應用技術、通信*者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同時,智能站技術架構的改變也帶來了工程實施模式的轉變,‘zui大化工廠工作量,zui小化現場工作量’無疑為繼電保護制造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張月品補充說。沈全榮認為:“智能變電站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變電站中繼電保護不同于傳統保護,新型傳感元件以及通信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繼電保護工作不再僅僅局限于對被保護對象故障特征及保護算法以及嵌入式裝置開發的研究,更要求將研究的方向向相關周邊擴展,研究不同傳感技術及通信技術對繼電保護算法及動作行為帶來的變化,針對性地改進保護原理與算法以提高繼電保護的適應性。”
全行業“轉型升級”
與智能電網迅速搭建相匹配,我國繼電保護設備必須做出快速反應。“根據智能變電站發展的特點,在繼電保護產品方面除針對新型傳感技術、以太網等通信技術的應用進行產品的標準化外,根據繼電保護的特點,加強對以滿足繼電保護高可靠性為目標的周邊產品包括電子式互感器、智能終端、以太網交換機等技術及產品的開發,并提供高可靠性的智能變電站保護控制整體解決方案;在繼電保護專業技術管理支撐方面,開發在線保護定值校核、智能故障分析等繼電保護應用,以滿足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除國內市場外,利用IE61850在電力行業的推廣應用,進行過程層全數字化的全套保護控制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沈全榮對我國繼電保護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繼電保護專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及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要求已基本滿足。
應該說,我國繼電保護在原理上能夠滿足我國電網運行的要求。
事實上,我國繼電保護設備的技術日益成熟、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國產化率也越來越高,已經成為行業內普遍的共識。但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國繼電保護裝置機行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國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行業健康的發展需要良性的競爭環境。前些年,電網投資熱潮催生了許多繼電保護生產企業,市場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曾一度出現一些企業不顧自身成本,低價惡意競爭的現象,對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在國網統一招標后,對繼電保護和自動化生產廠家進行了了嚴格的資質評審,遏制了這種現象。但與此同時,應警惕過度合并整合所造成的壟斷現象,這可能會降低服務水準,增加用戶成本,抑制新技術的發展,甚至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傷害。
客觀上說,中國制造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貼牌生產仍然是“中國制造”普遍的生存模式。很多產品表面上市中國生產,其實核心技術都來自國外。不難看出,制造業的升級和轉型,對于繼電保護裝置行業有著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