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波對并聯電容器的影響及有關對策的研究,當系統電壓波形發生畸變時,這些非正弦波形可以用數字分析的方法分解成 50H2 的基波和各種倍數頻率的高次諧波,基波與各種諧波的迭加就是這個畸變的波形。
對電容器來講,一般不存在偶次倍數的諧波。此外,中性點不接地星形連接的電容器組的相電流和三角形連接的電容器組的相電壓中,都不包括 3 次及其整數倍的諧波。因此,主要考慮 5 、7 、11 、13 等次諧波的影響,在這些高次諧波中,以 5 次諧波zui顯著。
由于系統電壓中高次諧波的作用,會使電容器產生過電流和過負荷,兩者超過的倍數并不一樣。同時,某高次諧波電流所造成的電波形畸變,遠比電壓波形的畸變嚴重。
例如某系統電壓波形包括基波和 5 次諧波 ( 其它高次諧波占的比例很小 ) ,基波電壓與額定電壓相等,
5 次諧波電壓值為額定電壓的 26.45 %,經過計算,結果表明:在此情況下,電容器組過電壓 3.4 %,過電流 65.6 %,電容器的無功出力過負荷 35 %,而無功功率表的讀數卻為電容器組額定無功功率 Qe 的 171.2 %。
5 次諧波產生的畸變功率高達電容器額定無功功率的 105 %。再者,電容器對諧波電壓的反應比較敏感,在發生諧波共振的情況下,可能使電容器成倍的過負荷,造成電容器的嚴重損壞或無法運行。
對于系統中有諧波源,而且影響到電容器安全運行時,作者認為:首先應對用戶 ( 諧波源 ) 采取相應的有關措施以降低高次諧波分量。
抑制高次諧波的方法很多,如增加整流器的相數,限制大型整流器在電網中的連接容量以及采用調諧電抗器、微電感電阻和濾波電容器等制成高次諧波濾波裝置等。
其次應考慮由于系統電壓中諧波的存在,采用哪種措施才能限制諧波的放大。目前,為了保護用于無功補償的并聯電容器,zui有效的方法是在電容器回路中串聯電抗器。其電抗器的感抗值應按以下方法確定。
顯然,串聯電抗器 XL 越大,諧波電流 In 越小,為了避免 n 次及以上諧波諧振,應使自振頻率次數小于小 n ,令 X = XS+XL ,當 n 次諧波諧振時,即有
如前述,對于電容器回路來說,起主要作用的是 5 、 7 、 11 ……等次諧波。在實際電網中,為了避免 5 次及以上諧波諧振,則由式 (3) 可見 n = 5 時,應該滿足 X > 0 , 04XC 因 XS 很小,所以 X = XL ,故應使 XL > 0.04XC 。
當 n = 5 時,即當 5XL= ,亦即 XL=0.04Xc 時,母線上 5 次諧波電壓為零,從而不致使 5 次諧波電壓放大,這正是所希望的。
綜上所述,為限制 5 次諧波電流,應取 XL > 0.04Xc 而為降低母線上 5 次諧波電壓,應取 XL = 0.04Xc ,以上兩者兼顧之,通常取 XL = 0.06Xc 。
而一般XL = 0.07Xc可以針對更多的非線性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