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通過調節控制細胞和生理性狀的基因網絡以應對寒冷,其中的轉錄因子是誘發相關響應的關鍵,挖掘耐寒相關轉錄因子有利于作物耐寒育種等研究。沈陽農業大學3月份發表的文章中,通過對花生品種進行耐寒性早期表型評估,利用比較轉錄組分析的方法,對兩個耐寒能力不同的花生品種(NH5 and FH18)的87個轉錄因子家族共2328個轉錄因子進行分析,以發現表達差異顯著的轉錄因子,為轉錄因子在花生應對寒冷中的復雜機制、研究耐寒花生的生物學功能等提供了依據與資源。
本研究首先通過形態特征、光合生理等表型分析,對花生品種進行耐寒性評估。其中形態特征評估為評價6℃下低溫處理7天后的兩個花生品種的形態性狀表現,結果為NH5的耐寒性較強。
寒冷脅迫光合生理響應評估,則利用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檢測了低溫處理0-h,12-h,24-h,48-h,72-h,96-h,and 120-h后花生的PSⅡ大光合效率Fv/Fm,以此評估其光合能力,結果顯示,兩個品種在寒冷時,光合效率都明顯降低,但每次檢測NH5的光合能力均高于FH15,并且在24h后差異尤其顯著(此時PSⅡ已受損),NH15具有更強的耐寒能力。結果與形態評估結果一致,并且,在植株發生可見的性狀變化前,葉綠素熒光成像便直觀、無損地檢測了兩個品種在寒冷脅迫早期的動態變化及差異。
經過評估的花生品種進行轉錄組測序和組裝,轉錄因子識別,轉錄因子表達差異分析,系統發育分析,蛋白互作等等一系列分析,挖掘與識別耐寒相關轉錄因子。
表型組即受基因組和環境因素決定或影響,并能反映植物結構及組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及結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狀。基因與環境控制和影響表型,表型則是基因與環境作用的結果,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映射。表型信息是基因與遺傳研究的指示與驗證,為功能基因挖掘、作用機理研究、分子遺傳育種等提供依據。
光合生理是表型研究中的重要環節,光合狀態直接、靈敏地反應植物的生長狀態。易科泰作為葉綠素熒光技術機構PSI的國內代理服務中心,下設植物葉綠素技術與植物表型業務部,可提供全面的Fluorcam葉綠素熒光研究產品與方案。
參考文獻:Chunji Jiang ,He Zhang,Jingyao Ren,et al.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Based Mining an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lated to Cold Tolerance in Peanu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0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