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內墻涂料含水量的氣相色譜法
閱讀:1581 發布時間:2010-8-16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和試劑
儀器:電子分析天平(十萬分之一)、GC5890T氣相色譜儀(需配置分流裝置)、1.0μL微量進樣器、10mL帶膠塞小玻璃瓶若干、醫用玻璃注射器(2mL、5mL各一支)、2mL移液管一根、小口徑毛細管柱子ECTM-5(30m×0.32mm×1.0μL)、積分儀或色譜工作站。
試劑:水(純凈水或二次蒸餾水);二甲基甲酰胺(色譜純);內標物:無水乙醇(色譜純)。
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使用前應先用卡爾.費休法測定其含水量,如含水量>0.01%,則須干燥脫水直至符合要求。
1.2 測定原理
于混合均勻的試樣中加入適量的內標物,用少許二甲基甲酰胺稀釋、搖勻后,取上層清液(0.3μL)注入氣相色譜儀,樣品被載氣(H2)帶入色譜柱,在色譜柱中將水與樣品中的其他揮發物分離開,用熱導池檢測器并記錄色譜圖,用內標法計算試樣的含水量。
1.3 測定條件
汽化溫度:200℃;參比氣:35kPa;輔助氫氣:60 kPa;檢測溫度:180℃;橋流:150mA;載氣:氫氣,純度≥99.99%,硅膠+分子篩除水、除油,柱前壓60 kPa;程序升溫:初始溫度65℃,保持12min,升溫速率50℃/min至200℃,保持3min;分流比:50:1;進樣量:0.3μL。
1.4 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的測定
1.4.1 標準樣品的配制
在10mL樣品瓶中分別稱取純凈水1.15g(至0.0002g),稱取內標物色譜純無水乙醇0.2g(至0.0002g使試樣和內標物的峰面積比值接近于1),用2mL移液管或玻璃注射器加入2mL無水二甲基甲酰胺作為稀釋劑,密封并搖勻(注:每次稱樣后迅速將樣品瓶蓋緊,以防止樣品揮發損失)。
1.4.2 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的測定
待儀器穩定后,用1.0μL微量進樣器吸取0.3μL標準樣品注入氣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和色譜數據。色譜儀按分析條件運行一次程序,可持續進標準樣4~5針(因水和內標物在2min內出完峰,而溶劑二甲基甲酰胺則在12min左右才出峰,故可連續進樣)。典型內墻涂料的色譜圖見圖1.
圖1 典型內墻涂料的色譜圖
1.4.3 相對質量校正因子的計算
純凈水對無水乙醇的先對質量校正因子Fi計算式如下:
式中:mi——純凈水的質量,g;
ms——內標物無水乙醇的質量,g;
Ai——純凈水的峰面積;
AS——內標物乙醇的峰面積。
若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不是無水試劑,則以相同用量的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不加水)作為空白,準確取0.3μL此空白液注入氣相色譜儀,并記錄空白水的峰面積,可連續進針5次,取其平均值作為空白水的峰面積B。按下式計算水的相對校正因子Fi:
式中:A——水的峰面積;
Fi——水的相對質量校正因子 ;
B——空白水的峰面積;
ms、mi、As表述意義同前。
連續平行測得水對內標物乙醇的相對質量校正因子Fi的平行偏差均應小于0.05.
1.5 該方法的線性范圍
按上述測定方法配制一系列標準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分析,以Ai/As為橫坐標,mi/ms為縱坐標作工作曲線,見圖2.其數據見表1.

圖2 水相對內標物乙醇的工作曲線
表1 水相對內標物乙醇線性范圍
水的質量/g | Ai/As | mi/ms | 內標物(乙醇) |
0.0106 | 0.07258 | 0.05375 | 0.1972 |
0.0330 | 0.2276 | 0.1643 | 0.2008 |
0.0478 | 0.3338 | 0.2398 | 0.1993 |
0.0640 | 0.4140 | 0.3108 | 0.2059 |
0.0963 | 0.6072 | 0.4492 | 0.2144 |
0.1324 | 0.8659 | 0.6594 | 0.2008 |
0.1914 | 1.1696 | 0.8712 | 0.2197 |
0.2061 | 2.0186 | 1.002423 | 0.2056 |
1.6 加標回收率試驗
為了證明測定結果的可靠性,稱取一定量純凈水,并加2mL二甲基甲酰胺,配制幾組已知濃度溶液,按上述分析方法測定個溶液的含水量,計算其回收率,結果見表2.
表2 加標回收率試驗結果
配制液中水的理論值/% | 水的實測值/% | 加標回收率/% |
30.23 | 30.45 | 100.73 |
28.30 | 28.96 | 102.33 |
1.7 樣品的測定
將樣品攪拌均勻后,于10mL樣品瓶中準確稱取0.4~0.6g(至0.0002g)樣品和0.2g(至0.0002g)內標物,用移液管加入2mL二甲基甲酰胺,密封,劇烈搖勻10min,放置5min使其沉淀。用1.0μL微量進樣器吸取樣品瓶中上層清液0.3μL,在相同于測定校正因子的色譜條件下對樣品進行測定,記錄各組分在色譜柱上的色譜圖和色譜數據,并根據水相對于內標物的保持時間進行定性。
1.8 結果的計算
樣品中水分的質量分數Xi(%)按下式計算:

式中:Fi——水相對于內標物的質量校正因子;
ms——內標物的質量,g;
Ai——試樣中水的峰面積;
mi——試樣的質量,g;
As——內標物的峰面積。
取平行測定4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樣含水量的測定結果。
1.9 重現性
同一操作者2次測定結果的平行偏差應不大于1.0%。
1.10 測度結果的精密度
測定結果的精密度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測定結果的精密度
稱樣量/g | 測定結果/% | 平均值/% | 相對偏差/% | 標準偏差/% |
0.6758 | 40.36 | 40.73 | -0.0092 | 0.3159 |
0.5984 | 40.70 | -0.00074 | ||
0.4727 | 40.93 | 0.0049 | ||
0.3815 | 40.91 | 0.0044 |
由表3可見,該方法的精密度很高,其準確度十分理想。
2 結果與討論
(1)該分析方法選用弱極性小口徑毛細管柱,進樣量不得大于0.3μL,且分流比要足夠大,否則分離效果較差,峰行的對稱性也較差,也已損壞毛細柱。
(2)汽化室配有玻璃襯管,內填適量經處理的玻璃棉,以過濾殘留物,并根據做樣頻率,2天換一次襯管為妥。
(3)運行一次程序升溫,可進針5次,即讓內標物乙醇出峰完畢后可迅速進第2針樣。每次做樣必須讓一次程序運行完畢,因溶劑二甲基甲酰胺沸點較高,在上述分析條件下出峰時間11~12min.
(4)如果實驗室沒用配置毛細管柱或無分流裝置,也可選用2m×0.3mm不銹鋼填充柱,內填國產GDX-102、80/100目填料。
(5)若使用的試劑不是無水試劑時,即用卡爾.費休試劑測得其含水量>0.01%時,一定要做空白試驗并減去空白水峰面積,且每次做樣時,標樣、試樣及空白的進樣量應嚴格控制一致(準確控制在0.3μL),用移液管準確加入2.0mL二甲基甲酰胺稀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