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FESTO中國有限公司是2010世博合作合伙伴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外記者會。4位政協委員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籌辦進展情況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出席記者會的4位全國政協委員分別是:全國政協常委、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民盟中央委員、浙江省副主委、寧波市副市長成岳沖,陽光媒體集團、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楊瀾。
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進展順利
萬季飛委員在介紹情況時說,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北京奧運會一樣,是中國在21世紀初舉辦的又一次盛會。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籌辦工作進展順利。
“我們希望真正做到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來辦世博會。”周漢民委員說,上海作為承辦城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全力推進相關工作,至今已有185個主權國家和46個組織正式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創下158年世博史的zui高紀錄。
“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場館建設108個項目在全線推進,16個企業館中已有15個‘名花有主’。”周漢民委員說,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世博會園區面積達5.28平方公里,在這5.28平方公里土地上要造230萬平方米的建筑,其中六分之一是老舊建筑的修整和重新使用。
金融危機不會影響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
在回答記者關于金融危機對于上海世博會的籌辦是否有影響的問題時,萬季飛委員表示,金融危機對上海世博會影響有限,不會影響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參展國和參展方提出退展。”
周漢民委員介紹,上海世博會的整個財政預算早在2001年就得到中央政府的全面承諾和財政擔保。“這是我們贏得世博會的一個重要條件。”他特別指出,“相信我們這屆世博會至少能夠做到收支相抵。”
萬季飛委員認為,為了建設上海世博園區而對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進行的大量投資,是保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一個重要舉措,將有利于上海的可持續發展,“世博園今后將成為旅游的勝地、會展的中心、文化交流的中心。”
“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浦東的開發開放振興了上海的經濟,拉動了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在全國產生效應的話,世博園區將是上海的第二個浦東。”萬季飛委員說。
世博會中國館建筑方案名為“東方”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萬季飛委員說,世博會中國館經過層層遴選和專家討論,zui終形成名為“東方”的方案,中國館整體呈斗拱狀,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和特點,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東方、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國家館展示的主題就是東方的尋覓、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通過展示城市的管理、建設、生活和產業等各方面內容,來反映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而不同、熱愛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價值觀。”萬季飛委員說。
萬季飛委員表示,在中國館里有31個省區市和港澳地區參加展示。“我們國家地域大、民族多,風俗習慣不同,歷史文化不同,城市發展不同,這些不同和特點一定會使我們的中國館呈現出一個絢爛多彩、朝氣蓬勃、文化厚重的中國。”
萬季飛說,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將*地保存。“像法國世博會的艾菲爾鐵塔成為巴黎旅游名勝,中國館將聳立在黃浦江畔,與‘東方明珠’塔遙相輝映,達到美學上的和諧。”
對中國館的具體結構,周漢民委員介紹說,中國館在地上的面積有11萬平方米,地下的面積有近5萬平方米,要在三個方面讓中國館能夠與時代同步:一個全新的生態館,十分強調節能,有相當數量科技的展示。“這個館到今年年底建設全部完成,到時候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上海世博會是促進長三角地區融合發展的“助推器”
在回答上海世博會對長三角區域的融合發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時,成岳沖委員表示,在長三角地區融合發展的關鍵時期,上海世博會即將舉辦,這是一個助推器,可以進一步促進長三角地區的融合發展。
成岳沖委員說,長三角地區人文相親、地域相鄰、習性相近,相互之間已經開展了廣泛的,而且呈現出不斷加強的趨勢。特別是到了近幾年,以國務院發布的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意見為標志,長三角地區的融合發展更是上升為國家的戰略層面,上海市以及周邊的江蘇、浙江十幾個城市有責任按照國家的要求,實現科學、和諧、和一體化發展。
“世博會是一個性的、規模很大的綜合性博覽會,它需要巨大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支撐,需要中國各地、特別是舉辦地周邊城市有力配合。”成岳沖委員說,通過長三角地區各城市共同當好主人,共同辦好世博會,促進長三角融合發展的功能一定會變成生動的現實。
在回答民營企業如何參與世博會的問題時,周漢民委員表示,2010年世博會民營企業已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已經確認的15個企業館中將有2個民營企業的獨立館,世博會贊助商和項目贊助商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民營企業。與此同時,上海有一個聯合企業館,其中會有民營企業。成岳沖委員也表示,有民營企業已經參與到世博工程的承建等籌備工作中。
世博會能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帶來全新發展機會
有記者問,世博會作為一次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盛會,如何理解它的文化意義?楊瀾委員說,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主題,非常契合中國實際,也是世界關注的問題。世博會展現人類文明的成就,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盛事。創新是世博會的靈魂,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些非常新的技術、新的產品,但是這些新技術、新產品的背后,孕育的是新的世界觀、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乃至新的生活方式。
楊瀾委員說,上海世博會能夠為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會。上海世博會從申辦之初就非常重視文化創意和設計,無論是會徽、吉祥物等一些世博會重要標志的征集,還是世博園區總體規劃及主要場館建筑方案設計,都面向范圍征集方案,為國內的文化創意設計和從業者提供了大量參與機會,搭建了性的競爭平臺。
楊瀾委員介紹,世博會期間,文化創意活動集中展示,每天近一百場規模不同的文藝演出為民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選擇,也是一次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絕好舞臺,會促進中國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和世界更好地交融。
“作為一個母親,我想談一點,歷屆世博會對年輕人,特別是孩子非常具有吸引力,在他們當中就孕育著我們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和未來文化創意的主力軍,如果他們的童年時代能夠見識到這樣一個的文化和科技盛會,對他們的幼小心靈和創造力是多么好的激發機會,也希望邀請更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去世博會參觀。”楊瀾委員說。 來源:新華網
德國FESTO中國有限公司是2010世博合作合伙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