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文為我們簡單揭示了塑料的前世今生。時至今日,沒人質疑塑料對環境的有害影響,但關鍵不應是痛恨塑料,而應發揮創造力,多想想再生塑料的可能性。
目前,毫無疑問,我們已經*失去了對塑料的好感。從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對塑料制品宣戰,以及歐盟zui近宣布到2030年聯盟境內生產的所有塑料制品都必須可回收,使這種情緒成為*立場。我們在網絡,新聞里天天看到觸目驚心的畫面:海洋生物被塑料制品坑害,以及令人作嘔的塑料垃圾被沖上海岸。加上媒體大肆宣傳塑料咖啡杯、吸管和包裝的種種危害,這些都強化了我們的堅定信念:塑料制品已成為環境的*敵人。
當然,塑料制品確實是環境的敵人。但是值得記住的是,雖然塑料制品多年來時而受寵、時而遭厭棄,但它們也曾有過成為時代英雄的時期。19世紀,塑料制品帶來了幾乎人人可以擁有某些物品的興奮感。作為黑色大理石、琥珀、玉器、象牙等半寶石材料的替代品,早期的塑料制品使得更多人有機會享受品。除了普及佩戴迷人珠寶的興奮感之外,19世紀末用賽璐珞制成的臺球——盡管這種材料非常易燃——使這種游戲流行起來。到了20世紀早期,塑料、大規模生產和新技術之間的密切關系得到了有力加強。酚醛樹脂(膠木)使電源插頭成為可能,并迅速成為收音機、留聲機等新高科技產品外殼的材料,把它們從家具產品轉變成了現代的標志。事實上,幾十年后,法國文化評論家羅蘭•巴特稱贊了塑料的神奇品質,稱之為“點金術材料”。
在1945年之后的歲月里,塑料邂逅了高雅文化,并與支撐“好設計為人人”運動的民主理想相契合。踐行這種理念的前沿在意大利,在那里,檸檬榨汁機、垃圾桶這樣的普通產品突然獲得藝術品那樣的地位,其雕塑般的線條如此圓滑,色彩如此鮮艷。與設計師吉諾•科隆比尼合作,Karl公司走在了這一運動的zui前沿,而塑料制造技術很快得到了提升,使制造全塑料椅子成為可能。意大利設計師喬•科隆博、維科•馬吉斯特蒂等人設計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彩色椅子。這些時髦的椅子為室內裝飾和戶外景觀都增添了風采,它們像珠寶一樣被放在時髦、現代的客廳或者時尚的咖啡館外。
但隨后,一切都變了。上世紀70年代初爆發的石油危機意味著,雖然塑料制品仍受到歡迎,但它們已不再廉價。與此同時,環保運動獲得了動力,而塑料制品的成本加上它們的處置問題,剝奪了它們的大眾化潛力以及與現代設計烏托邦理念的關聯。然而,局面并非一團糟,一些創新設計表明塑料制品可以被回收利用,構成同樣美麗的物品的基礎。
快進到現在以及歐盟規定所有塑料制品都必須可回收利用的承諾。或許,關鍵不應是痛恨塑料,而應更多地思考讓它們發揮正確的作用。沒人想挑戰當下有關塑料對環境有害影響的擔憂。然而,想一想昨天的朋友是多么容易變成今天和明天的敵人,或許我們應該少關注消極一面,而應該變得更具創造力,期待我們的設計師重新構想再生塑料的可能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