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紙和紙板耐折度的測定
閱讀:2042 發布時間:2010-11-25紙和紙板耐折度的測定
耐折度是指試樣在一定張力下,抗往復折疊的能力,以折疊次數表示。耐折度受纖維的長度、纖維本身的強度和纖維間的結合狀況影響。凡纖維長度大纖維的強度高和纖維結合力大者,其耐折度就高。耐折度也受紙張水分含量的影響,水分含量低紙張發脆,耐折度低,適當增加含水量,紙張的柔性提高,耐折度隨之增大,但水分含量超過一定限度耐折度開始下降。另外,耐折度受打漿程度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內,耐折度隨打漿度的增加而增加,繼續提高打漿度到一定程度,由于纖維的平均長度下降,纖維交織緊密,紙質變脆,則使耐折度下降。因此,在實際生產上控制好影響因素,對保證紙張有較好的耐折強度甚為重要。
許多紙和紙板如白紙板和箱紙板等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要經受多次折疊,而耐折度則能較好地反映出紙張抗反復折疊的能力,因此,耐折度的檢測被廣泛采用。
常用的耐折度儀有兩種,一種為臥式的,稱作肖伯爾(Schopper)式,在工作時將試樣往復折疊近180度;另一種為直立式的,稱作M1T式,在工作時試樣往復折盈角度為135度。
肖伯爾式耐折度儀
1. 儀器及工作原理
(1)儀器結構
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
①傳動部分:電機通過皮帶輪帶動兩個曲臂,使折疊刀往返運動,由曲臂控制計數器的運動。下部的保護開關能使電機停止運轉。
②測試部分:包括彈簧筒、夾頭、折疊刀、計數器各一對。彈簧筒中的彈簧一端固定在彈簧座上,一端與夾頭相連,彈簧筒能在底座上移動。拉仲彈簧能施于試樣一定張力,提起彈簧銷,彈簧解除張力,恢復原位。拆疊頭的中心裝有兩對滾軸,其間有一對折疊刀。紙條在折疊刀間與其成垂直方向測試時在滾軸之間與折疊刀做垂直往復運動,計數顯示折疊次數,為控制計數器在紙條斷裂時能停止,在彈簧下安有一扳手,以操計縱數器運轉和停止。
(2)工作原理
測定時,將試樣置于夾頭間,在兩端施加規定的初張力。然后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折疊刀做往復運動,使試樣在輥軸間隨之做近于180度的反復折疊,試樣作周期性的變化,當折疊刀移限位置時試樣受的張力zui大。試樣在折疊的反復作用下,纖維結構被松弛,強度逐漸下降,至不能承受張力時即斷裂,斷裂時試樣所承受的折疊次數即為耐折度。
2.儀器的校準
(1)刀片與折疊輥間距的校準
用縫尺插入縫隙間,測量其間距應符合如下要求:紙測定儀兩刀片間的縫隙寬為0.5mm:紙板儀為2.0mm、紙測定儀與試樣垂直方向的拆疊輥間距為0.5mm;紙板儀為2.0mm。紙測定儀刀片與折疊輥的距離為0.38mm,紙板儀為2.0mm。若間距不符合要求或不平行,應予調整。
(2)彈簧張力的校準
拆下儀器之夾頭組件,按垂直方向固定,在夾口中心懸掛砝碼進行校準。對紙測定儀,砝碼加7550mN (770 g)的張力(含夾頭重量);對紙板測定儀,砝碼加9810mN (1000g)的張力(含夾頭重量),這時夾頭被拉伸的距離應為5mm,即夾子的*條刻線。紙測定儀,砝碼加9810mN(1000g)的張力(含夾頭重量),紙板測定儀,砝碼加12750mN(1300g)的張力(含夾頭重量加12750mN(1300g)的張力(含夾頭重量)時,夾頭被拉伸的距離應為13mm,即第二條刻線。
3.測定步驟及結果計算
(1)按縱、橫向切取覓15mm、長100mm(紙板長為140mm)的試樣各6-10條。
(2)松動夾頭上的螺母,將試樣平直地置于夾頭中,擰緊螺母,并使試樣平直。
(3)向左右同時拉彈簧筒,給試樣施加7550mN(770 g)的初張力。若為紙板測定儀,須給試樣施加9810mN(1000 g)的初張力。試樣在測試過程中的zui大張力,紙為9810mN(1000g), 紙板為l 2750m N(1300g)。
(4)啟動儀器,進行測定,往復折疊至斷裂,記錄折疊次數。
(5)松開螺母,取出斷裂試樣,提起彈簧銷,使彈簧退回原位,拔回計數器至零(數字顯示的儀器自動回零),進行下次測定。
(6)縱、橫向各測定6-10個試樣,分別以縱、橫向所有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表示結果,并報出zui大值和zui小值。
計算結果取至整數。
4.注意事項
(1)正反面性質有顯著區別的試樣,應使一半試樣的正面,一半試樣的反面向著操作側進行測定。(2)耐折度受濕度的影響大,測試時操作者要離開儀器遠一些,更不要對折疊頭呼吸。另外,不要用手模試樣的折疊部分,嚴格操作應戴手套進行。儀器長時間工作,溫升明顯時,應停一段時間,再進行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