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一個月 |
應用領域 |
化工,生物產業,制藥/生物制藥 |
可溶性分化簇 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4,sCD14),在人體生理與病理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來源于膜結合型 CD14(mCD14),經蛋白水解酶切割后釋放至體液環境,廣泛分布于血液、尿液、腦脊液等多種生物流體中。
CD14 最初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錨定的膜結合蛋白形式存在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表面。sCD14 的產生主要是通過金屬蛋白酶(如 ADAM17 等)對 mCD14 進行酶切,使其從細胞膜上脫落進入細胞外環境。這種酶切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調控,包括炎癥刺激、細胞因子的釋放等。從結構上看,sCD14 保留了 mCD14 的大部分功能結構域,這使得它能夠與多種配體相互作用,發揮du特的生物學效應。
sCD14 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識別病原體及啟動免疫反應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它能夠特異性地識別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脂多糖(LPS),并與之結合形成復合物。隨后,該復合物與細胞膜上的 Toll 樣受體 4(TLR4)/MD - 2 受體復合物相互作用,激活下游的信號轉導通路,如 NF - κB 信號通路,從而誘導炎癥細胞因子(如 TNF - α、IL - 1β、IL - 6 等)的產生和釋放,啟動機體的免疫防御反應。在這一過程中,sCD14 極大地增強了細胞對 LPS 的敏感性,即使在 LPS 濃度較低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觸發免疫應答,為機體抵御細菌感染提供了重要的防線。
感染性疾病:在膿毒癥患者體內,sCD14 水平會顯著升高,且其升高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密切相關。高水平的 sCD14 可以作為膿毒癥病情進展和不良預后的生物標志物。研究表明,監測患者血液中 sCD14 的動態變化,有助于臨床醫生及時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此外,在其他細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腦膜炎等中,sCD14 同樣參與了炎癥反應的啟動和調節過程,其水平變化也具有一定的診斷和預后評估價值。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sCD14 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疾病患者體內存在免疫系統的異常激活,sCD14 可能通過調節炎癥細胞因子的產生,加劇炎癥反應,促進疾病的發展。例如,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滑膜組織中,sCD14 的表達上調,與炎癥細胞的浸潤和關節損傷密切相關。通過檢測患者血清或關節液中的 sCD14 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動度和病情進展情況。
鑒于 sCD14 在免疫調節和炎癥相關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在臨床診斷、病情監測和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診斷方面,檢測體液中的 sCD14 水平可以輔助診斷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在病情監測上,動態觀察 sCD14 的變化能夠反映疾病的發展趨勢,為評估治療效果提供依據。在治療領域,以 sCD14 為靶點開發新型治療藥物或干預策略,有望通過調節免疫反應,改善炎癥相關疾病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