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從魔芋爽逆襲看辣條健康化新趨勢
2025年04月21日 16:40:42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點擊量:723

魔芋爽的逆襲,值得深入探究。從產品特性來看,魔芋本身具有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特點,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追求。
2024年,衛龍業績亮眼,總營收62.66億元,同比增長28.6%,凈利潤10.68億元,同比增長21.3%。而在這一成績背后,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制品業務成為核心驅動力。蔬菜制品收入達33.71億元,同比增長59.1%,占總營收53.8%,首次超越辣條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這一結構性轉變,標志著衛龍從“辣條依賴”成功邁向“多品類矩陣”。
魔芋爽的逆襲,值得深入探究。從產品特性來看,魔芋本身具有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特點,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追求。與傳統辣條相比,魔芋爽在口感上爽滑Q彈,別具特色,且在加工過程中能更好地控制油鹽及添加劑的使用,讓消費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減少對健康風險的擔憂。從市場角度而言,隨著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健康意識逐漸覺醒,購買食品時不再僅僅關注口味,配料表、營養成分等健康指標愈發受到重視。魔芋爽正是精準對接了這一市場需求變化,從而在休閑食品市場中異軍突起。
這一現象也反映出整個辣條行業正面臨著深刻變革——健康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長期以來,辣條因“高油、高鹽、高添加、低營養”被部分消費者視為“垃圾食品”。盡管憑借獨特風味在休閑食品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深受年輕群體和學生喜愛,但隨著消費觀念升級,其發展遭遇瓶頸。在此背景下,行業標準的出臺為辣條健康化轉型提供了規范與支撐。2022年10月1日,調味面制品(QB/T 5729-2022)首個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對辣條的原料、感官、污染物及微生物限量、出廠檢測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促使企業提升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
面對健康化趨勢,眾多辣條企業積極求變。一方面,在原料選擇上,部分企業選用更優質的小麥粉等基礎原料,并嘗試引入蔬菜、魔芋等健康食材,豐富產品營養構成。例如,一些品牌推出添加菠菜、紫薯等蔬菜汁的彩色辣條,既滿足了消費者對顏值的追求,又增加了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另一方面,在生產工藝上,非油炸、減鹽、減油、減糖等技術不斷應用。像衛龍推出的“減鹽版辣條”,上線首月銷量突破100萬包,顯示出消費者對健康改良產品的認可。還有企業探索在辣條中添加益生菌等功能性成分,滿足消費者腸道健康等細分需求。
健康化轉型并非一帆風順。原材料成本上升是首要難題,健康食材價格普遍高于傳統原料,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研發投入也大幅增加,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產品測試,以找到口感與健康的平衡點。而且,消費者長期形成的對辣條“不健康”的固有認知,也需要企業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進行市場教育與品牌重塑。
但挑戰中也蘊含著巨大機遇。對于頭部企業而言,憑借資金、技術與品牌優勢,能更快完成健康化布局,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例如衛龍通過魔芋制品與面制品雙引擎驅動增長,有望在2025年營收突破71億元。對于中小品牌來說,健康化產品則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突破同質化困境的關鍵。通過精準定位細分市場,推出具有特色的健康辣條產品,結合線上線下新興渠道推廣,也能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未來,辣條行業健康化之路任重道遠。企業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配方與工藝,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提升產品口感與風味,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行業協會與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引導與監管,完善相關標準體系,規范市場秩序,為辣條行業健康化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辣條這一傳統休閑食品將以嶄新的健康姿態,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續寫行業發展新輝煌。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隨著小龍蝦產業的蓬勃發展,其市場流通形態日益多樣,而包裝作為保障產品品質、延長貨架期、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關鍵環節,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2025-04-23 16:35:17
-
云南咖啡機械化雖成果斐然,但仍有挑戰。未來,小型化智能設備、國產化技術突破、全鏈條數據打通將是發展方向。從“靠天收”到“靠智造”,...2025-04-22 14:32:38
-
在貴州,辣椒不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更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紅色引擎”。2025-04-18 16:23:10
-
2025年食品安全國標修訂計劃啟動 聚焦理化檢驗等60項重點標準
近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發布《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擬優先制定修訂60項核心標準。2025-04-18 16:22:36 -
新疆果脯加工產業憑借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技術設備升級推動下已取得顯著成就,前景廣闊。2025-04-17 15:11:0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