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它可以直接“抓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024年06月11日 15:10:3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9546

這一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僅為DAC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為其在大規模應用中的成本控制和能效提升提供了可能。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成為不容忽視的挑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碳捕獲技術成為了全球科研和產業發展的焦點。在碳捕集技術上,直接空氣捕集(Direct Air Capture,DAC)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環境治理手段,正逐步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和價值。作為一種新興的碳去除技術,DAC在實現負排放或碳清除方面具有潛力。通過捕獲和儲存大氣中的CO2,DAC有助于彌補自然生態系統對CO2的有限吸收能力。
直接空氣捕集技術(DAC)是一種直接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的技術。它采用特定的化學或物理方法,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進而進行儲存或利用。Climeworks公司便是這一技術的典型應用者。瑞士氣候技術公司Climeworks 2021年在冰島建造世界第一個也是世界最大的直接碳捕獲工廠Orca,時隔一年又在冰島建造第二座更大的工廠Mammoth。Mammoth將于2024年底全面完工,預計每年可捕集36,000噸二氧化碳,相當于一年內減少約7,800輛汽車上路的排放量。
然而,盡管DAC技術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但其高昂的成本和能耗一直是制約其大規模推廣的瓶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李懷光教授與劍橋大學Alexander C. Forse教授課題組通過電化學技術分離帶電離子作為吸附位點,成功設計開發了一類新型吸附劑材料——帶電吸附劑。這種吸附材料利用類似電池的充電過程,在低成本活性碳的孔隙中積聚大量活性氫氧根離子,并通過形成碳酸(氫)根的方式,迅速捕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與傳統的塊狀碳酸鹽相比,帶電吸附劑的脫附過程無需克服晶格能壘,因此能在相對低溫下完成脫附,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目前用于從空氣中捕獲CO2的大多數材料都需要被加熱到高達900℃的溫度,且通常使用天然氣。然而,帶電的活性炭“海綿”只需要加熱到90—100℃,而這個溫度可以通過使用可再生電力來實現。這些材料通過電阻加熱來達到升溫,本質上是從內到外加熱材料,過程更快、能源密集度更低。
這一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僅為DAC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為其在大規模應用中的成本控制和能效提升提供了可能。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DAC技術有望在能源、工業、交通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相關成果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from Air with Charged Sorbents于近日發布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生態環境部公開征求5項重點產品碳足跡標準意見 助力雙碳目標落地
國家生態環境部就平板玻璃、水泥、光伏組件、輕型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五大類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公開征求意見,聚焦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2025-04-07 14:18:33 -
涉及多款儀器設備!浙江省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5年版)發布
《浙江省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5年版)》共收錄來自全省各地1305項首臺(套)產品。其中包括質譜儀、氣體分析儀、超...2025-04-07 13:54:27 -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開展一項新的研究,將目標放到了捕碳材料本身,并發現了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可以依靠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的...2025-04-07 11:54:15
-
4月1日起,18項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46項企業碳排放核算與報告國家標準,覆蓋了發電企...2025-04-01 08:45:34
-
項目名稱:齊魯烯烴廠超聲波VOCs檢測儀項目移動式氣體監測系統一套,項目編號:0712-254022503001,招標范圍:移動式...2025-03-24 11:38:34
-
項目名稱:杭州積海半導體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項目,項目編號:4197-2240HZHFC001/142,招標范圍:殘余氣體...2025-03-18 10:38:3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