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八八戰略”推進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
2023年08月09日 14:30:33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3855

日前,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決定》。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20年來,從“綠色浙江”“生態浙江”到“美麗浙江”,浙江逐步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浙江以占比全國1%的土地、3%的用水量、5%的能源消耗量,創造全國6.4%的國內生產總值,綠色發展綜合得分位居全國前列。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力求以更高的目標引領和推動未來一個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日前,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明確該省將實現“五個先行示范”,即推動生態環境全域提升先行示范,推動生態經濟綠色低碳先行示范,推動生態生活共富和美先行示范,推動生態制度系統完備先行示范,推動生態文化繁榮發展先行示范。
《決定》共八條,包括總體要求、重點工作任務、各方責任義務等,主要圍繞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等五方面進行了系統謀劃。
在生態環境全域提升先行示范方面,《決定》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國土空間治理、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守牢安全底線、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提出了要求。在推動生態經濟綠色低碳先行示范方面,浙江對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循環經濟發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生態富民產業等提出了要求。
浙江要深入推進新時代“千萬工程”,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現代化美麗城鎮和城鄉風貌樣板區,打造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加快打造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先行省,推進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領域低碳轉型,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推廣應用,加大生態環保產業培育力度。
在生態制度系統完備方面,浙江在多元化、市場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等長效機制,排污權、碳排放權、用水權等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各方面均積累了經驗成果,將持續健全和推廣相關機制。并將持續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排污權、碳排放權、用水權等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強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強化監管監測和風險防控、應急處突能力建設,持續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創新監管服務,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是基礎也是保障?!稕Q定》在有關單行法律法規規定基礎上,對“一府一委兩院”、人大常委會的主要職責以及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作出具體規定,推動各方形成合力,構筑全社會共同做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新格局。
《決定》原文如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的決定
(2023年7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和率先實踐地。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自擘畫“八八戰略”,作出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的重大決策部署。2005年8月15日,在安吉縣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20年來,全省上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千萬工程”、環境整治“811”工程、循環經濟“991”工程、“五水共治”等重大載體為抓手,一以貫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省,實現了從環境整治向美麗浙江的歷史性躍遷。在“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精神,在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奮力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作出如下決定:
一、堅決扛起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的使命擔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千萬工程”、“生態文明建設要先行示范”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感恩奮進、實干爭先,不斷增強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高品質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造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標桿之地,在美麗中國建設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二、推動生態環境全域提升先行示范。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和新要素新領域污染治理防御戰,強化源頭嚴控和過程嚴管,注重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推進省域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守住開發保護底線。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健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面加強物種保護和生物安全管理,守牢美麗浙江建設安全底線,全方位開展生物多樣性友好行動,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范例。加快生態環境保護數字化轉型,建立健全大數據監管和輔助決策長效機制,實現整體智治,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全域提升。
三、推動生態經濟綠色低碳先行示范。大力推進綠色低碳集成改革攻堅行動,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高端智能化轉型,培育先進產業集群。構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加快打造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先行省,推進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領域低碳轉型,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推廣應用,加大生態環保產業培育力度。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化山海協作工程,健全落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省域樣板。
四、推動生態生活共富和美先行示范。按照“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的要求,深入推進新時代“千萬工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杭州灣大灣區和城市群發展,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建設現代化美麗城鎮,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提質增效,深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城鄉風貌樣板區,打造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繪就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推動生態制度系統完備先行示范。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制度,健全綠色導向的領導責任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議事協調機構作用。完善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制度,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土地、礦產、海洋、森林、濕地、水、能源等節約集約利用政策體系,完善多元化、市場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健全“河(湖)長制、林長制”等長效機制。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排污權、碳排放權、用水權等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強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強化監管監測和風險防控、應急處突能力建設,持續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創新監管服務,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跨界區域共建共享,深化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保共治,合力打造省際生態屏障,推動區域生態空間協同保護,建立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六、推動生態文化繁榮發展先行示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全國生態日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增強公民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法治意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生態文化資源,推動傳統生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生態文化理論研究,積極建設新時代生態文化主題宣教陣地,深化生態文明領域交流與合作,加快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眾化、國際化傳播。將生態文明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領導干部培訓體系。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讓綠色出行、節水節電、光盤行動、垃圾分類成為習慣,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七、全面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合力。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省人大常委會、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強化法治保障,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規立改廢釋工作,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協同立法,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定期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關于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等報告,適時通過組織執法檢查、專題詢問、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特定問題調查等監督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法律法規和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各級人大代表要帶頭示范、依法履職,積極反映社情民意,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率先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各項工作。各級監察委員會要緊盯生態文明建設主責主業,持續正風肅紀,強化監督問責,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加大依法懲治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健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切實加大生態文明司法保障力度。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生態環境保護義務,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輿論監督,防止、減少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八、關于浙江生態日。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精神,浙江生態日不再保留。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3月31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胡斯勒圖研究員、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的科研團隊共同牽...2025-04-02 13:05:33
-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蔣火華在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調對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視。2025-04-02 11:09:33
-
2025年3月23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4年度“中國十大氣象科技進展”。2025-03-24 11:27:14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現開展2025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我學會作為省級環境科學學會可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2025-03-21 13:27:03
-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一批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及第五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開放單位名單。2025-03-21 11:15:25
-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加快完善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2025-03-16 00:28:1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