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用人造電子皮膚重建觸覺 新技術聯系傳感器與大腦
2023年05月22日 11:49:17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354

傳感器是現代工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智能制造以及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的基礎,可以說,傳感器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在經濟建設中意義重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科研、醫療等領域。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傳感器是現代工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智能制造以及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的基礎,可以說,傳感器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在經濟建設中意義重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科研、醫療等領域。
如今,我們生活中傳感器隨處可見,它在許多時候代替我們承擔著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任務,我們也因此收獲了許多重要的突破。而就在最近傳感器技術似乎有了新的突破,這項突破便是“人造柔性電子皮膚”。
仿生生物皮膚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課題,它的研究進展影響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醫療技術的發展。在不少課題中,仿生生物皮膚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用于修復受損肌膚、延緩皮膚老化的未來技術。但一直以來,這項技術都存在兩個難點:生理排斥以及操作邏輯。
其中操作邏輯上的難點其實源于傳感器信號與大腦信號之間的差異。
人造電子皮膚之所以能夠像傳統皮膚一樣感知物體的體積、重量、溫度,是因為其中使用了柔性壓力傳感器與柔性溫度傳感器。但是,傳感器在傳遞信號的時候,采用的電信號是基于計算機邏輯的,與大腦信號并不相同。因此假設用這類人造電子皮膚來制作假體皮膚,它所具備的“感覺”并不能傳遞給患者。
而就在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用電子電路、壓力和溫度傳感器制造了一種新型人造柔性電子皮膚貼片,這種貼片可以將壓力或熱量傳感器的信號轉換為大腦信號,從而解決上述難題。并且,該團隊成功在大鼠的測試中,通過人造柔性電子皮膚刺激大鼠實現踢腿。
不僅如此,由于大腦信號本身是微弱的電信號,因此新的人造柔性電子皮膚所需施加的電壓也僅僅只有傳統人造電子皮膚的六十分之一,有效的避免了過熱問題,續航和使用時候患者的舒適度也得到了理論上的提升。
當然這項技術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處理信息的方式上與真實皮膚依舊存在差異,所能感受到的信息以及對信息的篩選能力也無法像真實皮膚那樣具體且復雜。此外還有前文提到的生理排斥問題。換言之,想要將這種“人造柔性電子皮膚”用于大面積代替真實的皮膚,還有許多難題需要突破。但它的出現確實推進了助柔性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甚至脫離人造皮膚本身,他對于電子產品的發展意義同樣重要。新技術聯系傳感器與大腦的同時,或許也將柔性電子技術與時代更緊密得聯系了起來。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本年度“科學突破獎”共設立了3個“生命科學突破獎”、2個“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和1個“數學突破獎”,共計6個單項獎。2025-04-07 14:32:13
-
廣東省珠海市質計所2025年產業計量中心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計量能力提升項目(項目三)的預算金額為114.5萬元,項目編號為CYGK...2025-04-07 13:19:01
-
廣西科技廳聚焦廣西特色優勢產業,圍繞行業龍頭企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遴選出2025年第一批行業大模型研發揭榜制項目(科技重大專...2025-04-07 11:54:47
-
近日,復旦大學周鵬、包文中團隊成功打造了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二維半導體微處理器——“無極”,引起了學術界的激烈討論。2025-04-03 17:05:55
-
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擬對2024年度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項目共249個項目進行資助,擬資助金額共計5667萬元?,F予以公示,向社會征求意...2025-04-03 15:19:02
-
財政部公布的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4612億元,增長3.6%。其中,科學技術支...2025-04-03 13:54:3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