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食品行業減碳:新研究表明基于海產的“藍色飲食”健康又“綠色”
2022年09月13日 13:59:23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吳吳吳 點擊量:5148

近日,一篇發表在《通訊—地球與環境》上論文對海產品對氣候的影響及其營養多樣性進行了評估。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1年發布的《凈零排放挑戰:供應鏈機遇》(《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中的數據表明,食品行業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碳排放的25%,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食品行業有著巨大的潛力。
近日,一篇發表在《通訊—地球與環境》上論文對海產品對氣候的影響及其營養多樣性進行了評估,研究結果發現許多海洋產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比陸地動物高(特別是紅肉),且有著更少的碳足跡,以海產品代替陸地動物產品,能夠幫助緩解氣候變暖。
據論文介紹,海鮮消費的益處大于污染物或其他安全風險對健康負面影響。海產品能夠為人體提供大量蛋白質、n-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D、維生素B12、硒、碘、鐵、鋅、磷等微量營養元素,能夠預防許多非傳染疾病和微量元素缺乏癥。
此外,經過國內外科學家多年的研究和對比表明,基于海產品的“藍色飲食”是更有益健康、更為“高階”的飲食方式。“藍色區域”的飲食結構也是很好的證明,所謂“藍色區域”,指的是世界上壽命超過100歲的人口比例較高的地區。
目前已知的藍色區域有5個,分別是日本的沖繩島、希臘的伊卡利亞島、意大利的撒丁島、哥斯達黎加的尼科亞半島以及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市??v觀這些藍色區域的飲食結構可以看出,海鮮和魚類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當前的公眾對于未來飲食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集中于從動物性食品向植物性食品的“綠色飲食”的轉變上,論文提出,海鮮代替其他動物性食品也有著潛在的環境效益,“藍色飲食”的對食品碳足跡的同樣也不可小覷。
食品碳足跡指的是食品從生產階段到投入消費的終端市場為止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凈值,主要過程包括食品的生長、收獲、加工、包裝、運輸、銷售、食用及處置。根據一項2018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顯示,畜牧業和漁業的碳排放約占食品行業碳排放量的31%,其中畜牧業的碳排放主要來來自于牲畜的糞便發酵、反芻動物胃腸道發酵帶來的甲烷排放,漁業的碳排放則主要來自于捕魚機械耗能(捕撈過程中的燃料燃燒)和管理耗能(水產養殖設備)。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漁業碳約束可以從技術和養殖兩個維度進行,一是采用節能高效的捕撈及設備管理技術,二是水產養殖更多還沒有被使用的魚類和貝類,并找出更多氣候友好型的飼料來源。
編輯點評:經濟社會發展催生出人類對于飲食健康的需求,疊加溫室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多重因素使得食品行業減碳成為全球的重要議題。想要進行食品行業減碳,一方面要通過政策引導公眾飲食消費理念;另一方面,要通過科技的投入,將“減碳”落實到食品碳足跡的全階段,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就科技來看,不僅要大力推廣已成熟的節能科技成果,還要注重開拓新的食品行業減碳解決方案。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攜M-2060S惡臭在線監測系統、M-2060P便攜式檢測系統及廢氣治理項目亮相第26屆中國環博會,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
三大創新儀器解碼多場景環境監測 四方儀器閃耀2025中國環博會
作為一家專業提供氣體成分及流量測量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攜前沿技術成果驚艷亮相,全方位展現其以核心傳感技...2025-04-24 09:33:09 -
紅譜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加速技術迭代與產業布局
紅譜科技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人民幣,資金將用于加速產品技術迭代、拓寬產業賽道布局、拓展全球銷售渠道,還將探索...2025-04-22 10:55:58 -
項目名稱: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重整再生氧表更新項目,項目編號:0712-254052503003,招標范圍:在線氧化鋯氣體分析儀...2025-04-22 09:47:44
-
項目名稱: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重整再生氧表更新項目,項目編號:0712-254052503003,招標范圍:在線氧化鋯氣體分析儀...2025-04-21 11:50:2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