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已不可阻擋!
2022年08月24日 14:16:53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4133

近幾年,在政策和資本等多方助推下,制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不斷加速。尤其是疫情以來,患者的“行為模式也發生很大改變”,數字化醫療更是得以快速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線上醫療平臺用戶數量為7.07億人,同比增長7%;2022年預計將增長至8.1億人。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近幾年,在政策和資本等多方助推下,制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不斷加速。尤其是疫情以來,患者的“行為模式也發生很大改變”,數字化醫療更是得以快速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線上醫療平臺用戶數量為7.07億人,同比增長7%;2022年預計將增長至8.1億人。
此外,不完全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數字醫療領域就共發生了37起投融資事件,交易金額超40億元。其中,融資額達億元的有11筆,占總數約31%。而在國外,數字醫療健康方向也已累計發生了超240起投融資事件,累計融資金額達到392億元人民幣。
從目前來看,數字化已經成為醫療行業發展的一種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藥企也在越來越重視數字化轉型,據了解,今年以來,各大藥企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顯著加大,在2019年數字化相關費用占產品總投入費用在10%以上的藥企占比就已達到23%。除此之外,藥企與互聯網企業關于數字化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斷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給醫藥行業帶來的價值之一是效率上的提升,因此可以明顯看到,近幾年來各大跨國藥企、本土企業都在布局的AI制藥。
如8月9日,德琪醫藥宣布,與AI藥物研發公司德睿智藥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小分子抗腫瘤首創新藥的研發。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德睿智藥已經對德琪醫藥一款臨床前候選藥物研發作出了貢獻。6月份,海正藥業也和晶泰科技再次牽手,進一步擴大了雙方在化學合成領域的合作。
此外,在5月,渤健(Biogen)和MedRhythms公司宣布,雙方達成一項研發合作,將共同開發MedRhythms的在研處方數字療法MR-004,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MS)患者的步態(gait)障礙……
業內分析認為,伴隨醫藥創新環境的不斷改善,研發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創新藥管線迅速擴張、新藥上市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的應用將成為行業技術革新的熱點。未來,國內制藥企業要想實現創新與發展,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必須加速進行全面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實際上,國內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早已不可阻擋。《“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就已明確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業內預計,伴隨著云計算、5G、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支持數字化轉型利好政策的推進,未來國內藥企都將加快朝著信息化、數字化、集成化轉型升級,為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上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有基金經理表示,更多的公司即將進入扭虧為盈的階段,讓市場看到優質創新藥公司前期的研發投入,最終是可以帶來真實業績兌現的,從而提高了...2025-04-28 13:52:08
-
自2019年頭個國產創新藥闖關FDA成功以來,獲FDA批準上市的國產原研創新藥已經增至8款。2025-04-27 14:51:45
-
七部門重磅部署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券商力薦掘金AI醫療未來新機遇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總體要求: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2025-04-25 16:59:11 -
4月23日,一大批藥企集中披露2025年一季報,其中賽升藥業、金凱生科、華北制藥、浙江醫藥四家藥企今年一季度實現業績翻倍增長。2025-04-24 16:07:24
-
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化學藥 生物藥)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西藥品牌有382個,其中有18個品牌銷售額超10億...2025-04-23 17:03:18
-
4月21日,國家藥監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2025-04-22 14:57: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