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多國禁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 其或對人體有害
2022年07月22日 10:48:1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Lani 點擊量:8701

二氧化鈦的使用再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如牙膏、防曬霜、油漆、粘合劑、橡膠等,都有可能含有二氧化鈦的成分。二氧化鈦還能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但多國禁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其或對人體有害。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二氧化鈦是一種白色固體或粉末狀的兩性氧化物,被認為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種白色顏料。其黏附力強、具有無毒性,不易起化學變化,熔點很高,也有較好的紫外線掩蔽作用。二氧化鈦的使用再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如牙膏、防曬霜、油漆、粘合劑、橡膠等,都有可能含有二氧化鈦的成分,二氧化鈦還能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
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的二氧化鈦
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當二氧化鈦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時,可能被當作著色劑或增白劑,廣泛應用于面粉、固體飲料、糖果、果醬、蛋黃醬、沙拉醬、甘草制品、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制品中。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所規定的,二氧化鈦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功能為著色(增白),在膠基糖果中最大使用量為5.0g/kg,在除膠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中最大使用量為10.0g/kg。
近日,美國某世界知名品牌食品制造商的一款糖果產品被爆出二氧化鈦(E171)含量過高,據相關專家介紹,二氧化鈦可導致人體DNA發生改變,還可對大腦等器官造成損傷,并會傷及肝臟和腎臟。
據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姚衛蓉介紹,該公司生產的這款糖果,只有在符合我國相關國家標準后才被準許上市銷售,但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相關檢測才能知曉目前市場上的這款糖果是否合格合規。姚衛蓉教授還表示,研究發現納米二氧化鈦可導致小鼠肝臟DNA氧化損傷增加,而對肺、腎、骨髓、大腦中的DNA氧化損傷未見影響。
據悉,法國早在2020年1月1日起就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E171)。去年5月初,歐洲食品安全局也更新了其對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E171)的安全性評估意見,鑒于對遺傳毒性的擔憂,不再認為二氧化鈦(E171)是一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據了解,目前歐洲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已認定二氧化鈦不安全,并計劃從下月起在歐盟禁止使用二氧化鈦。
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的檢測
對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二氧化鈦的檢測,我國目前有兩部規范標準起著重要作用,即GB 2557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二氧化鈦》和GB 5009.24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二氧化鈦的測定》。二者完美結合,形成我國二氧化鈦的有效檢測體系。
一是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557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二氧化鈦》為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二氧化鈦的檢測提供了重要依據。在這部標準中,將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時的適用范圍、感官指標、理化指標等規定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其中,感官指標包括色澤、氣味、組織狀態;理化指標包括二氧化鈦含量、灼燒減量、干燥減量、鹽酸溶解物、水溶物、重金屬、砷。
二是在國家標準GB 5009.24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二氧化鈦的測定》中闡述了兩種二氧化鈦的檢測方法,即二氧化鈦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文件中詳細介紹了這兩種方法的樣品制備、試驗步驟、分析方法、檢出限及定量限等各方面內容。
食品安全是關乎民生的基本的重大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更是必須嚴格按照使用標準執行。從食品生產到市場銷售的各個環節中都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做到食品消費的多樣化,從源頭確保食品安全。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共促材料領域創新突破 國資委首次發布央企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面向全社會發布了中央企業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聚焦納米材料、超導材料、未來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2025-04-23 13:29:40 -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從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標準研制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2025-04-22 14:31:16
-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39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涵蓋了時間頻率計量、機動車檢測、醫療設備、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2025-04-18 16:49:49
-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就“武漢科技大學耐火材料高溫力學性能表征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150萬元。2025-04-17 09:40:28
-
4月14日,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款新型放大器,能使數據傳輸速度超越現有光纖10倍, 這一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2025-04-15 11:06:53
-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通信行業五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光纖光纜技術、通用介質有線聯網技術等,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4月17日。2025-04-11 16:52:4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