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國復眼”重慶開建 構建世界上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
2022年07月13日 16:41:4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4791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與重慶市云陽縣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超大分布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項目”。北京理工大學將牽頭在重慶研制深空探測雷達“中國復眼”,項目預期作用距離達到1.5億公里。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與重慶市云陽縣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超大分布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項目”。北京理工大學將牽頭在重慶研制深空探測雷達“中國復眼”,項目預期作用距離達到1.5億公里。
據了解,“超大分布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以下簡稱“分布式雷達”)項目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共同參與建設,擬研制世界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高分辨率觀測1.5億公里范圍內小行星。
“中國復眼”由很多小天線合成一個大天線,對于電磁波自發自收,能觀測到小行星,可滿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間態勢感知等,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科技創新研究。其中,位于兩江龍興新城的一期項目“分布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預計將于9月完成雷達開機探測。“分布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由4部16米孔徑雷達組成,用于驗證雷達體制和關鍵技術可行性,可實現月球三維成像。
此次簽約的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項目”將建設25部至36部高分辨率分布式雷達,每一部的天線有25米口徑,可實現千萬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測和成像,完成深空雷達探測與成像的演示驗證,為我國近地小行星撞擊防御和行星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目前我們對太空的研究在不斷深入,在對小行星、地月系統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一個大型雷達。”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將填補國內該項能力空白,滿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間態勢感知等國家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領域研究。“FAST叫‘中國天眼’,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叫‘中國復眼’。”龍騰院士說,人的眼睛是一個眼睛看目標,昆蟲的眼睛是由很多小眼睛構成的復眼,而它由很多小天線構成一個大雷達,就像昆蟲的復眼。
據了解,未來還將在重慶選址建設第三期“超大分布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預期作用距離達到1.5億公里,將是世界觀測距離最遠的雷達,能夠實現內天陽系天體高精度主動觀測,也將是世界首部具備三維成像和形變監測的深空雷達。
參考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技術綜合研究所成功研發出適用于短脈沖、高劑量率監測的快響應脈沖輻射劑量儀,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儀器具有高精度、...2024-12-26 10:39:06
-
項目名稱:閉循環低溫強磁場測量系統采購項目,項目編號:0729-244OIT320626/05,招標范圍:閉循環低溫強磁場測量系統...2024-12-04 15:25:37
-
近日,由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負責編制的浙江省地方標準《生物 釙-210的測定 α能譜法》(DB33/T 1391—2024),經浙江省...2024-12-02 11:34:29
-
2024年8月19日,中國計量協會電子測量儀器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并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第一屆全體會員大會。這是中國計量協會成立的第...2024-09-05 15:56:31
-
電磁輻射是由源傳遞電磁場能量到空間的現象,其波動形式為電磁波。基于此,電磁輻射可以成為信息傳輸的重要載體,也可以作為一種能量的輸出...2024-08-20 16:18:49
-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第八輪排海于7日啟動。排放量約為7800噸。2024-08-07 11:12:3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