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迎接“第四次浪潮” 我國生物經濟發展正邁向新的臺階
2022年06月22日 15:03:5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Lani 點擊量:4825

生物經濟是指通過可持續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自然資源來生產食品、能源、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總和。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就已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標志著生物經濟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此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都提出,要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
生物經濟是什么?小到一顆種子、一劑疫苗,大到一家電廠、一片產業園區,都可能屬于生物經濟的范疇。生物經濟是指通過可持續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自然資源來生產食品、能源、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總和。生物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四次浪潮”。
生物經濟有兩大核心,一是生物技術,二是生物資源,發展空間都十分廣闊。《規劃》中明確提出,生物經濟要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進步為動力,以保護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為基礎,廣泛深度融合醫藥、健康、農業、林業、能源、環保、材料等產業。當前,生命科學已成為前沿科學研究活躍領域,生物技術成為促進未來發展的有效力量。
自《規劃》實施以來,各地積極響應。如在陜西楊凌的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科研團隊采用生物育種技術,短短幾個月內就完成了玉米近400個世代間的轉化;在上海張江的細胞和基因產業園,有關T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發有望為患者帶來抗癌新希望;在山東菏澤國能單縣生物質直燃發電示范項目中,以秸稈為燃料進行的生物發電,不僅有助于解決農村秸稈焚燒問題,每年還凈減排二氧化碳逾10萬噸、二氧化硫約1500噸。總體來說,我國生物經濟的規模正在邁向新的臺階。
《規劃》還明確了將滿足人民群眾“醫”、“食”、“美”、“安”新需求作為生物經濟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培育壯大醫療健康、生物農業、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生物信息四大支柱產業。
其中醫療健康領域最受關注,《規劃》要求要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領域事關百姓飯碗,《規劃》提出要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領域潛力巨大,《規劃》指出要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最后在生物信息領域,《規劃》要求面向重大疾病,發展智能輔助決策知識模型和算法等。
此外,堅持風險可控也是發展生物經濟的重要原則之一。《規劃》提出,一方面是要加快建設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另一方面是要積極推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守好安全底線,也要積極創新監管,才能為生物技術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此,《規劃》提出,建設若干生物經濟先導區,先行先試科技創新、準入與監管等生物經濟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舉措。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開始進行了相關方面的探索。
生物經濟的發展道路任重道遠,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表示,“接下來,各地方和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動生物經濟發展壯大,確保《規劃》目標和整體戰略任務落地落實。”
相關資料下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6日,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向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1.16億人民幣,設立復旦大學青年創新中心基金,支持學校科技創新和...2025-04-28 10:10:55
-
深圳先進光源研究院就“光學元件表面檢測設備”發布招標公告,預算280萬元。2025-04-27 13:27:51
-
預算334萬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購儀器維修、維護、保養
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就“污染源監測運維項目-實驗室監測儀器維修、維護、保養(2025)”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334...2025-04-16 10:14:32 -
此輪公布的15份處理決定涉及15所院校21名人員,其中有5所是985大學,3所是211大學。2025-04-15 14:31:04
-
河南省: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和2024年度中原學者工作站名單公示
日前,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和2024年度中原學者工作站擬建站單位名單公示》,擬建設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2...2025-04-14 11:31:58 -
3月20—22日,第十三屆武漢國際科教儀器與技術裝備展覽會將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展會以“科學儀器與實驗室裝...2025-03-19 16:39:2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