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2021年環境保護公報》發布 全方位展示中國石油在環境保護領域成績和發展
2022年06月06日 11:02:48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4399

近日,中國石油發布《2021年環境保護公報》,這是中國石油連續第23年對外發布公報,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環保管理、關注“雙碳”目標、助力綠色冬奧等六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中國石油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成績和綠色發展足跡。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的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近日,中國石油發布《2021年環境保護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這是中國石油連續第23年對外發布公報,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環保管理、關注“雙碳”目標、助力綠色冬奧等六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中國石油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成績和綠色發展足跡。
《公報》顯示,中國石油印發《中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從總體要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大力發展低碳環保產業、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八個方面提出31條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強化環境風險管控能力。
2021年,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公司五大發展戰略之一,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并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公報》明確,到2025年實現碳達峰,甲烷排放強度比2019年下降50%;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生產環境保護水平基本達到世界一流企業水平,甲烷排放強度比2025年下降20%;2050年左右實現“近零”排放,確保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石油定期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專題議事會議229次;全面開展“綠色油氣田”“綠色工廠”創建活動,實施133個重大環境隱患治理,完成歷史遺留含油污泥“清零行動”;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建立生態環境隱患調度平臺,實現隱患上報和治理進展信息化調度、一體化管控;持續推進94項黃河流域,25項長江經濟帶重點污染防治項目實施;完成1081個地塊的技術驗收、行政驗收和評估總結;實現733個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聯網,完整率達到100%。
除此之外,中國石油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主動擔當作為,與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成員公司重申繼續加快碳減排行動,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開展“我為碳中和種棵樹”活動,特別是聯合國內油氣產業鏈主要企業成立“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決心。
為助力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目標,2021年12月,中國石油自愿向北京冬奧組委贊助20萬噸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并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保障任務。同時,中國石油獲得“2021年度碳中和典范企業”榮譽稱號,第十次被評為“中國低碳榜樣”。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
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開展2025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推薦工作。2025-04-17 13:22:57
-
4月11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環境監測活動中弄虛作假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情節嚴重判定標準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聚焦...2025-04-14 10:45:59
-
日前,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九地質大隊就“專用設備購置采購計劃”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830.9萬元。2025-04-08 09:30:2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