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自動化所等實現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
2021年09月23日 11:32:46
來源:自動化研究所 點擊量:6939

近日,我國研究團隊創新性地開發出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探針及技術,首次將磷光拓展到近紅外二區區域,為探索面向重大疾病的特異性成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為疾病的在體早期診斷、術中導航治療提供了新的強有力的工具。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當前,近紅外二區(NIR-II,1000-1700nm)熒光成像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腫瘤術中精準切除等臨床轉化方面展現出應用前景。相較于近紅外一區(NIR-I,700-1000 nm),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具備的在生物體內散射低、組織穿透深且成像分辨率高的優勢,使其被視為頗具發展潛力的影像技術。
然而,受限于熒光成像的固有缺點,如較小的斯托克斯(Stokes)位移和較短的光學壽命,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在動物活體內高分辨、高質量的實時成像效果尚不理想,仍有較大的提高空間。如何進一步從成像探針和成像方法方面,重新思考與設計近紅外二區成像,是突破現有近紅外二區成像生物應用瓶頸的關鍵。
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胡振華、武漢理工大學副研究員常柏松、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教授程震、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孫濤壘合作,創新性地開發出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NIR-II phosphorescent imaging)探針及技術,首次將磷光拓展到近紅外二區區域,為探索面向重大疾病的特異性成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為疾病的在體早期診斷、術中導航治療提供了新的強有力的工具。相關成果(A phosphorescent probe for in vivo imaging in the near-infrared II window)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本研究通過金屬離子交換機理,制備出具有空心結構的CuISe納米管,利用氫鍵誘導的受限自組裝原理,改變了納米探針的受激態衰減過程,將近紅外二區(最大發射峰在1130nm左右)磷光探針CuISe納米管的熒光壽命從73ns延長到336μs?;贑ISe納米探針的熒光-磷光轉變機理,本研究還開展了小動物活體實時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正常組織的背景噪聲得到明顯抑制,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具有顯著的腫瘤特異性。尾靜脈注射CISe納米探針24h后,腫瘤的信噪比可達190,血管分辨率可達7.6μm,顯示出近紅外二區磷光成像具有在動物活體內高分辨、高質量實時成像的能力。
近紅外二區成像技術具有頗高的臨床轉化潛力。此前,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及合作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的臨床轉化。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成像技術相比,使用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能夠發現更多的腫瘤原發灶和轉移灶,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而此次研究進一步把磷光拓展到近紅外二區區域,可以實現腫瘤及血管更高分辨率、更高對比度、更大穿透深度的成像,在腫瘤更高特異性的早期精準診斷與術中熒光引導腫瘤精準切除等臨床應用中看得更深、看得更清,對于繼續推動近紅外二區成像技術的臨床轉化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CISe納米管作為NIR-II磷光探針能夠實現對腫瘤的高靈敏高特異性成像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 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征求意見稿)》意見,針對醫用機器人、人工智...2025-04-08 09:59:13
-
嚴控醫療器械質量關卡 國家藥監局發布2025年醫療器械抽檢方案
國家藥監局發布2025年醫療器械抽檢方案,強化檢驗、復檢、處置全流程監管。要求嚴格依據標準開展檢驗,對拒不配合企業實施信用懲戒,復...2025-03-31 15:14:10 -
2025年3月1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中國境內企業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對進口醫療器械境內生...2025-03-28 15:03:18
-
近日,畢節市婦幼保健院就“畢節市婦幼保健院采購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篩查試劑項目(二次)”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787.6...2025-03-25 09:15:45
-
全國政協委員丁列明:進一步發揮企業在醫藥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別關于激發企業在醫藥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聚焦市場...2025-03-05 13:02:40 -
近日,彌勒市中醫醫院就“彌勒市中醫醫院招標采購醫用耗材配送服務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3000萬元。2025-02-28 09:21:0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