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在炔烴/烯烴分離方面取得進展
【化工儀器網 科技前沿】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722303、21421001、21688102)等資助下,南開大學李蘭冬團隊聯合曼徹斯特大學楊四海團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江凌團隊以及英國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和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合作者,設計并構筑分子篩限域配位不飽和中心,實現了化學選擇性炔烴/烯烴吸附分離。研究成果以“分子篩孔道內調控實現化學選擇性炔烴/烯烴分離(Control of zeolite pore interior for chemoselective alkyne/olefin separations)”為題,于2020年5月29日在《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
低碳烯烴是化學工業重要的基本原料,每年產能接近4億噸。在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炔烴雜質,會對其聚合與后續加工產生極大影響。當前工業上采用復雜且高耗能的選擇加氫除炔工藝。雖然以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為代表的多孔吸附材料可選擇性吸附炔烴,從而實現炔烴/烯烴分離,但仍存在高的吸附容量與分離選擇性難以兼具等問題,從而制約其工業應用。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設計并構筑了八面沸石(FAU)限域配位不飽和中心(Ni、Cu、Zn),因其與炔烴分子的可逆化學成鍵可實現炔烴/烯烴化學選擇性吸附分離,提出了具有普適性的基于化學鍵吸附分離的新策略,從根本上解決了吸附容量與分離選擇性難以兼顧的問題。研究發現,八面沸石限域配位Ni不飽和中心(Ni@FAU)在乙炔/乙烯、丙炔/丙烯、丁炔/丁二烯等分離過程中均表現出高的炔烴動態吸附容量(1.58~1.80mmol/g)和炔烴/烯烴分離選擇性(83~100),且具有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可滿足工業吸附分離的基本要求。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原位中子衍射、非彈性中子散射、紅外光解離等先進譜學技術解析了炔烴/烯烴分子與Ni@FAU的相互作用機制,揭示了FAU分子篩限域的配位不飽和Ni(II)中心與炔烴分子化學選擇性成鍵以及亞穩態Ni(II)(C2H2)3與Ni(II)(C3H4)3物種的生成過程(如圖)。
該研究成果可為吸附催化材料的設計開發提供新的思路,有望推動分子篩材料在相關工業吸附分離過程中的應用。

圖Ni@FAU分子篩上乙炔吸附構型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
- 預算677萬 中國海洋大學采購實驗室儀器 2024-11-22 09:14:26
-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就“中國海洋大學細胞蛋白處理及分析系統等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677.1萬元。
- 天津市氧氮氫分析儀中標結果公告 2024-11-21 10:35:24
- 項目名稱:氧氮氫分析儀采購項目,項目編號:5256-244TGJTB1168,招標范圍: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預采購氧氮氫分析儀設備1套。招標機構:天津市建通工程招標咨詢有限公司,招標人: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上海四部門聯合發文:支持開發關鍵儀器裝備 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 2024-11-19 13:40:26
- 近日,上海市四部門聯合發布《上海市促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旨在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全力打造材料新物種進化基地和未來材料創新高地。
- 邁向碳中和,工信部出臺重點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指南 2024-11-12 14:48:50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重點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編制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助力新材料產業 重慶明月湖實驗室揭牌 2024-11-12 11:15:31
- 11月11日,明月湖實驗室揭牌啟動暨引進專家團隊入駐儀式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作為重慶科技創新布局中的四大實驗室之一,明月湖實驗室(籌)以新材料新裝備為核心進行建設布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