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茶葉新時代 微波殺青、烘干機打造品質好茶
2020年06月10日 09:51:12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作者:Mary 點擊量:4333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研究方法的更新,茶葉加工近些年也逐步深入。在實際生產中,也在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對茶葉進行適應市場性的革新,茶葉已基本告別傳統加工方式,殺青、烘干等加工工藝已進入“微波時代”,微波殺青、微波烘干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茶葉風味、香氣和品質,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導讀:殺青、烘干等加工工藝已進入“微波時代”,微波殺青、微波烘干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茶葉風味、香氣和品質。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研究方法的更新,茶葉加工近些年也逐步深入。在實際生產中,也在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對茶葉進行適應市場性的革新,茶葉已基本告別傳統加工方式,殺青、烘干等加工工藝已進入“微波時代”,微波殺青、微波烘干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茶葉風味、香氣和品質,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
微波殺青機留住茶葉營養成分和香氣
殺青是茶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茶葉殺青主要是在高溫作用下,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氧化及防止發酵,同時還可以有助于鮮葉部分水分的蒸發,茶葉變軟,可塑性變強,便于后工藝揉捻成形,并加快促進茶葉香氣的形成。
傳統殺青多以大鍋高溫加熱的方式,雖說起到破壞和鈍化鮮茶葉,防止發酵等作用,但是對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和香氣破壞嚴重。現今,在工業化快速發展中,市面上的茶葉殺青機械日趨豐富,機器殺青開始逐漸取代傳統大鍋高溫加熱。據了解,目前茶葉殺青機械主要包括蒸汽殺青機、熱風殺青機、滾筒式殺青機及茶葉微波殺青機等。
其中,茶葉微波殺青機主要利用先進的微波殺青技術,不需要預熱,能夠穿透茶葉,并具有從內向外的溫度梯度同時加熱,殺青速度快、用時短、殺青均勻,僅需3-5分鐘即可完成茶葉殺青處理,不會因殺青時間長,溫度高而破壞茶葉營養成分和香氣。此外,該機能量利用率高,加熱過程基本沒有熱量耗散,不產生污染物,節能環保。
微波烘干機提升茶葉干燥品質
烘干是為了進一步減少茶葉中的水分,固定外形,并保持合理的含水量以防霉變,同時再次激化并鎖住茶葉香氣物質。據了解,茶葉的烘干方式很多,常見的主要有烘干、炒干和曬干三種形式。
隨著市場對茶葉的品質不斷升級,傳統曬干茶葉的方式已逐漸被摒棄,而今有條件的茶農已改用機器進行烘干,例如茶葉烘干機或茶葉炒干機。
近些年,微波烘干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其具有烘干速度快、用時短、效率高、烘干均勻、熱效率高、節能環保以及烘干品質好等諸多優勢,并越來越受到茶葉加工行業的歡迎。如今,我國茶葉微波烘干機無論是生產研發水平,還是產品設計、性能、質量和自動化水平得到顯著進步,其在茶葉加工行業呈加速增長趨勢。
“自從引進茶葉微波烘干機,茶葉烘干速度、效率得到提高,同時由于機器采用微波技術,使茶葉內外加熱,烘干均勻,避免出現外焦內濕的現象,茶葉烘干品質得到很好地保證。”一位茶葉加工企業如是說。
小編結語:近年來,我國茶葉年消費量在穩步增長,茶葉產品結構趨于穩定,茶葉產品品質向好發展,迎合市場高品質茶葉消費趨勢。而今,伴隨著茶葉機械的進步,全國各地加快推進茶葉生產機械化,茶葉微波殺青機、茶葉微波烘干機也將助其“一臂之力”,并在茶葉產品、茶葉市場日趨成熟時更為穩步的提升茶葉品質,為其錦上添花。
原文標題:茶葉進入“微波時代” 微波殺青、烘干機打造品質好茶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廣東省正式啟動2025年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征集工作。2025-04-16 13:26:32
-
2025年國家計量比對項目共38項,聚焦各專業領域和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涵蓋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監測等重點領域。2025-04-15 09:21:54
-
項目名稱:鎮海基地二期項目異壬醇裝置在線色譜儀12臺及微量水分析儀4套,項目編號:0712-244042403018/02,招標范...2025-03-21 11:50:43
-
近日,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就“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食品實訓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32.46萬元。2025-03-18 09:55:52
-
近日,南京市溧水區老鴉壩水庫管理所聯合江蘇南京白馬國家農高區、溧水區白馬鎮,在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臺組織進行了一場系統的水庫防洪預演...2024-06-25 13:49:35
-
項目名稱:吉林石化在線微量水分析儀,項目編號:0720-2440zbzx0077,招標范圍:微量水分析儀 數量:7 套,招標機構:...2024-05-24 11:12:3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