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國水周”到來 水處理設備帶來高質量飲用水
2020年03月26日 09:55:09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作者:Lia 點擊量:3686

眼下正值“中國水周”,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包裝飲用水在國內的市場來越來越大。并且由于消費者的品質要求提升,生產企業對水處理工藝的要追求也逐步提升,成為相關設備發展的驅動力。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眼下正值“中國水周”,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包裝飲用水在國內的市場來越來越大。并且由于消費者的品質要求提升,生產企業對水處理工藝的要追求也逐步提升,成為相關設備發展的驅動力。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包裝飲用水產量為8282.19萬噸,市場規模為1397.82億元。隨著包裝飲用水在消費者中的普及率升高,其質量和安全成為飲用水行業關心的關鍵問題之一,并日漸成為公共安全問題。
水處理設備在飲用水生產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業內人士表示,水處理設備即指能改善水質,降低水中有害物質,或增加水中某種對人體有益成分為目的的飲用水處理裝置。近幾年,隨著市場對水處理設備的需求加大,設備市場得到迅速發展。2018年水處理設備市場規模為904.6億美元,較2017年的856.6億美元增長5.6%。
不同的生產企業對飲用水水質要求不一,水處理設備制造的工藝流程也不一樣。例如反滲透水處理系統中的設備包括原水泵、機械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離子交換、保安過濾器、反滲透過濾主機等。而在超濾水處理系統中,則需要將反滲透過濾主機換成超濾過濾主機。
但與國外部分先進國家相比,我國水處理設備的技術還存在一定差距。對于國內設備制造商來講,若想走入世界先進水處理設備技術水平的行列,必須要在原有的水處理技術水平基礎上加大力度研發新型的、技術含量高的水處理設備。從自主創新層面出發,提升設備的處理質量和效率,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目前。隨著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國內應用到飲用水生產中的技術不斷增加。例如在小、中型飲水處理系統中,可選用的預處理系統就包括了微絮凝過濾、砂濾或錳砂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再有,納濾也成為水處理中發展前景良好的設備之一。它是介于反滲透與超濾之間的一種壓力驅動型膜分離技術,它具有部分去除單價離子、過程滲透壓低、操作壓力低、省能等優勢,比反滲透、超濾等技術的性能更優。
近些年,我國在水處理設備的研發和引進上有著非常大的提升,在投入力度不斷強化的過程中,水處理設備不論是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呈現出了一種發展的態勢。要提高我國水處理的水平,關鍵是要提高水處理的裝備水平,特別是要提高水處理專用機械設備的水平,這是我國水處理設備發展應努力的方向。
編輯點評: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以凈為本。水在人體內也直接參加氧化還原反應,促進各種生理話動和生化反應的進行,沒有水就無法維持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分泌、排瀉等生理活動。但幸好在各類檢測儀器的幫助下,飲用水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人們也因此喝上了放心水,人類也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運行。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
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開展2025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推薦工作。2025-04-17 13:22:57
-
4月11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環境監測活動中弄虛作假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情節嚴重判定標準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聚焦...2025-04-14 10:45:59
-
日前,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九地質大隊就“專用設備購置采購計劃”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830.9萬元。2025-04-08 09:30:2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