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全球健康領域中,有哪些關鍵場景迫切需要合成生物學產業的支持與推動?全球健康與合成生物學相結合,為行業帶來了哪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合成生物學在健康產業市場準入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全生命周期碳資產管理如何有效幫助合成生物學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這些大家關注的問題在本次論壇都將得到深入探討。
本次高峰論壇將匯聚全球頂尖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全球健康與合成生物學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分享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攜手繪制未來發展藍圖,開啟引領時代的思想盛宴。
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朗潤里仁
聯合主辦
匯像智能科技
時間
2025年3月22日14:00-17:00
地點
日程安排
《星球健康經濟學》
分享嘉賓:劉國恩教授(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極端微生物:生物制造產業彎道超車的戰略芯片》
主題總結
嘉賓簡介
劉國恩
教育部經濟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美健康二軌對話》中方召集人;健康經濟學國際一流 SCI 期刊《Health Economics》副主編(2014 –), 《Value in Health》副主編(2001-2012), 《中國藥物經濟學》期刊主編。
陳國強
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73“合成生物學”項目以及國家重大專項項目的首席科學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兼職講座教授。
他曾獲得國際代謝工程獎、自然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候德傍化工創新獎等多個獎項。曾連續6年獲得清華大學學生“良師益友”的光榮稱號,進入清華大學“良師益友”名人堂。連續9年獲得清華大學高論文他引的“梅貽琦獎”。連續七年獲得Elsevier出版社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高引用作者。
他擔任國際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和《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主編,《生物工程學報》、《合成生物學》、《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等副主編,另擔任10余個國際學術期刊編委。他長期從事“生物合成PHA材料及其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的研究。學術論文在Web of Science引用2萬9千多次,H指數86。獲得授權專利50多項,50個公開專利。
夏建業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科院BR計劃入選者,天津市領軍人才
中國微生物學會生化過程模型化與控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現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智能生物制造中試平臺主任。
2008年博士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師從張嗣良教授。提出基于反應器流場和細胞生理相結合的發酵過程優化放大方法在國內多家生物制造企業獲得成功應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tech. & Bioeng, 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授權專利5項。
袁文平
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和城市與環境學院博雅特聘教授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學者
愛思維爾中國高被引學者
主要從事陸地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源匯過程和模型模擬研究。發表SCI文章2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SCI文章160余篇,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國際SCI刊物。擔任第三和第四次國家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章主筆,中國生態學學會區域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氣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理事,SCI刊物Ecological Processes副編輯和The Innovation編委,英文刊物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和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編委,《生態環境學報》和《遙感技術與應用》編委。
劉家朋
王嘉
朗潤里仁理事長,擁有10年醫療健康產業及10年風險投資經驗,專注于合成生物學產業投資,主編完成首部《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實踐藍皮書》,曾榮幸接受《經濟日報》、央視頻等權威機構合成生物學專題采訪。
活動報名
敬請期待您的參與!
報名請掃下方二維碼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