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 國務院總理5月底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據悉,該條例是在1998年制定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經驗基礎上對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作出的規定。
《條例》所稱人類遺傳資源包括人類遺傳資源材料和人類遺傳資源信息。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人類遺傳資源信息是指利用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產生大數據等信息資料。
《條例》第總則第三條規定,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應當遵守本條例。為臨床診療、采供血服務、查處違法犯罪和殯葬等活動需要,采集、保藏器官、組織、細胞等人體物質及開展相關活動,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執行。
《條例》總則第六條規定,國家支持合理利用人類遺傳資源開展科學研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高診療技術,提高我國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人民健康保障水平。
當前,基因測序在臨床醫學、大眾健康等方面被廣泛應用,相應的醫療機構、基因測序企業遍地開花。與此同時,由于缺少相關法律法規,遺傳自資源材料在采集、保藏、遺傳信息保存等環節存在任意丟棄、保存不當的現象。因此,該條例的發布,能夠促進人類遺傳資源的合理利用,從源頭上防止非法獲取、利用人類遺傳資源開展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詹啟敏如是說:“我們正在邁向醫學時代,靶向藥物、生物治療、組學技術、大數據、分子診斷、分子影像等方向正在蓬勃發展。發展醫學需要建設相應的支撐體系和平臺,其中人類遺傳資源是醫學研究的基石”。在他看來,《條例》為我國實現生物技術強國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支撐體系和平臺的建設無疑需要相關儀器設備的支持,《條例》的發布勢必將對相關儀器設備的合規性要求更加嚴格,也將促進相關儀器市場的發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