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 據專家介紹,與傳統小分子藥物相比,納米藥物在藥物動力學行為、被動或主動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優勢,能較大改善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有效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近年來,我國開始不斷加大對納米藥物的開發,如今年上半年,科技部發布了納米科技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在6個研究方向中,納米生物醫藥被列為重點方向之一。
據了解,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國在納米醫藥領域,已經有54個納米技術相關醫藥產品上市,發展基本與世界同步。筆者獲悉,近期,昆藥集團公告稱,接到參股公司 CoordinationPharmaceuticals,Inc.通知,其已收到FDA關于同意CPI-200(即基于新型納米技術的抗癌藥)用于晚期實體瘤治療進行臨床試驗的函(IND 143***)。
據介紹,CPI-200是一種具有*的作用模式的新型納米抗腫瘤藥物。臨床前研究表明,經注射用藥后,CPI-200在多種癌癥模型中退化/消除腫瘤。預期CPI-200廣泛適用于多肺癌及其他多種癌癥,目前暫無已上市的同類藥品。
近年來,納米技術突飛猛進,這使得納米材料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從事納米材料應用的企業也呈現大幅度增長,在醫藥化工方面,納米技術更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前景。
根據相關行業人士介紹,納米材料作為藥物載體在醫學領域中廣為應用,是現代藥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將磁性納米顆粒與藥物結合,注入到人體內,藥物可在病變部位集中,從而達到定向治療的目的。
納米技術可緩釋藥物,從而延長藥物作用時間,達到靶向輸送藥物的目的;其可在保證藥物作用的前提下,減少給藥劑量,減輕或避免毒副反應;提高藥物的穩定性,有利于儲存;保護藥物,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建立一些新的給藥途徑等。
納米技術在醫藥領域的應用,這對于醫藥行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國家的重視以及科技的進步,我國實現了納米技術在醫藥領域的重大飛躍。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在納米醫藥領域的研究正處于從量的增加到質的轉變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增強與生物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加快實現研究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化。監管部門應加強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研究,加快布局納米藥物監管科學研究計劃,制定國家納米藥物評價指南,強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納米醫藥領域創新能力。
同時也有專家指出,納米技術在促進醫藥發展的同時,對人類健康和環境衛生也同樣構成潛在威脅。如相同化學組成的納米材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其潛在毒性、次級效應、生物降解能力也存在質疑。
對此,如何評價納米醫藥的安全性和毒性,如何優化納米技術使這些醫藥材料適合于人體生物系統,以及如何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國還需不斷加大納米在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發,從而讓納米技術更好的應用于醫藥領域,造福患者。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