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臨界值!1.5攝氏度的危機
2025年02月21日 17:54:5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333

2024年全球氣溫升幅達到了臨界值,這反應了嚴重的事實——全球變暖的惡化問題正在日趨加速。
氣溫是衡量溫室效應的一個重要指標,而自從全球變暖問題被高度重視以來,溫度就成為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并且直接被用于作為衡量溫室效應嚴重性的標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2015年制定的氣候變化協議《巴黎協定》。
作為歷史上首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針對氣候問題的協定,《巴黎協定》包括所有國家對減排和共同努力適應氣候變化的承諾,是全球治理大氣問題決心的體現。而在這份協定內,將治理目標定為“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內”。然而這一目標似乎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根據統計的數據,就在2024年,這一數據達到了臨界值,地球氣溫升幅超過了這一上限。盡管從長期發展來看,這個目標是基于數十年平均氣溫升幅評估的,因此短時間突破了1.5℃大關并不代表我們跨過了《巴黎協定》所設立的門檻。但是糟糕的一點是,這一數據反應了嚴重的事實——全球變暖的惡化問題正在日趨加速。
事實上,從去年的整體溫度數據來看,各種“熱”的情況層出不窮。事實上,就連各地的氣候組織都在這方面達成了共識,認為是2024年是近幾年來有記錄的最熱的一年。事實上,歐洲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的兩項獨立完成的新研究均提出,如果某月或某年的全球升溫幅度達到1.5℃,那也可能意味著地球氣溫正在進入長期突破這一重要閾值的時期。換言之,2024年的升溫臨界值,實際上是對我們的一個警告——它在接下來的20年里也會達到該閾值。
此外,更糟糕的一點是,研究還表明,即使從現在開始嚴格執行減排措施,地球升溫幅度仍有可能超過1.5℃的上限。
換言之,盡管有許多數據正在證明我們逐漸在溫室治理上有所好轉,但是事實卻并沒有那么樂觀,我們并沒有按照所需的速度推進氣候目標,甚至還可能出現了方向的錯誤——這方面在海洋氣候問題上體現的更加明顯。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或許要投入更大的努力來“逆轉”溫度,而這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3月31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胡斯勒圖研究員、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的科研團隊共同牽...2025-04-02 13:05:33
-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蔣火華在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調對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視。2025-04-02 11:09:33
-
2025年3月23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4年度“中國十大氣象科技進展”。2025-03-24 11:27:14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現開展2025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我學會作為省級環境科學學會可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2025-03-21 13:27:03
-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一批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及第五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開放單位名單。2025-03-21 11:15:25
-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加快完善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2025-03-16 00:28:1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