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國產仿制藥出路在哪?正在向這2個方向發展
2025年01月07日 17:09:47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2567

近年來,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實施,仿制藥利潤空間被壓縮,那么國產仿制藥出路在哪?有分析人士指出,出海和創新轉型或將是國產仿制藥發展的2個方向。
近年來,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實施,仿制藥利潤空間被壓縮,那么國產仿制藥出路在哪?有分析人士指出,出海和創新轉型或將是國產仿制藥發展的2個方向。
據了解,我國仿制藥市場競爭者眾多,參與企業數量約為2萬家左右。隨著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態勢的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藥企將國產仿制藥賣到了國外市場。如2023年初,美國出現抗腫瘤藥物順鉑注射液的短缺問題。在此背景下,齊魯制藥的抗癌仿制藥“順鉑注射液”在2個月內就通過FDA的注冊程序,以原包裝直接出口美國。這是中國藥企頭次以國內市場在售產品直接對美進行短缺藥供應。
另有人士指出,技術突破推動生物類似藥及高技術壁壘仿制藥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我國仿制藥行業的附加值與核心競爭力,為我國仿制藥出口海外市場提供了推動力。
從全球仿制藥行業發展經驗來看,嚴格的質量和成本控制、豐富的產品管線、高技術壁壘的仿制藥布局、首仿藥的開發能力是仿制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而我國具備這些能力的藥企也將在全球市場擁有可觀的獲利空間。隨著我國仿制藥出海數量增加,國際市場對其質量認可度增強,規模效應之下,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將迎來躍升與蛻變。
除了出海,國內藥企也不斷推動創新轉型。如恒瑞醫藥是國內藥企創新轉型方面的代表之一。這家以仿制藥起家的藥企早些年已開始了創新轉型之路。2024年三季報顯示,恒瑞醫藥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45.49億元,同比增長22%。從創新產品來看,恒瑞醫藥在國內獲批上市的1類創新藥增至17款。
根據恒瑞醫藥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創新藥收入(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66.12億元,對外許可收入1.6億歐元(約合12.73億元人民幣)。經估算,兩項創新收入總和占總營收比重已過半,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
再如石藥集團,其也堅持仿創結合戰略,一方面積極參與集采,中標48種藥品,保持規模化生產攤薄成本;另一方面持續加大創新獲得高附加值,近年來研發投入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近年10種藥品通過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在研新藥項目130余個,為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實施,仿制藥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致使藥企如今向創新藥研發不斷轉型。有報告顯示,部分生產仿制藥的企業,如雙成藥業、西點藥業等也在逐步升高研發費,涉足創新藥領域。
此外,我國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動了創新藥物的規模化生產,進一步加速了醫藥行業的創新和成長。如2024年2月國家藥監局頒布的《優化藥品補充申請審評審批程序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致力于整合省級藥品監管部門資源,加強監管聯動,優化審評審批流程,顯著提升審評審批效率,從而簡化了藥品審評審批程序。此外,《“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亦明確鼓勵創新藥物的研發,并加強產學研合作,為醫藥企業營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國醫藥市場正展現出活力與潛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今年3月底4月初,醫藥行業獲機構密集調研。其中百利天恒更是迎來200多家機構調研;心脈醫療、邁威生物等也獲得百余家機構調研。2025-04-03 15:23:17
-
隨著2024年年報逐步披露和2025年一季報預期逐步形成,機構表示,市場開始交易醫藥部分左側賽道和左側板塊復蘇/困境反轉預期。建議...2025-04-02 16:39:53
-
受藥品集采、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多家藥企在2024年核心產品銷售出現了大幅下滑,包括綠葉制藥、華蘭生物、常山藥業等。2025-04-01 13:44:00
-
在政策紅利 技術突破 出海邏輯支撐下,創新藥大漲,如3月后一周,多只創新藥主題ETF漲幅超過6%,甚至高達8%。2025-03-31 14:31:50
-
近日,《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更是為中醫藥產業的騰飛注入了強大動力。2025-03-21 15:18:11
-
根據梳理,包括國藥現代、畢得醫藥、博雅生物、金鼎醫藥、嘉應制藥、科源制藥、北大醫藥、百奧泰等多家藥企高管均發生變動。2025-03-20 16:19:2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