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AI助力!我國科學家取得催化基礎理論重大突破
2024年11月23日 15:05:36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974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微雪課題組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催化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們通過揭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本質,對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回答,展示了AI在催化科學研究中的巨大潛力。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在當今科學研究的舞臺上,人工智能(AI)正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微雪課題組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催化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們通過揭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本質,對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回答,展示了AI在催化科學研究中的巨大潛力。
長久以來,催化科學中的一個核心挑戰是如何深入理解并調控金屬-載體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對于提升催化劑的性能至關重要,它影響著催化劑的穩定性、電子轉移能力以及反應界面的特性。然而,由于金屬與載體之間的復雜關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金屬的種類、載體的類型、制備條件和反應環境等,這使得科學家難以從實驗數據中直接洞察到相互作用的本質規律。
面對這一難題,李微雪教授課題組采取了創新的研究策略。課題組人員借力AI技術展開了深入研究,為該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的突破口。他們匯總了多篇核心文獻中的大量實驗數據,通過可解釋性AI算法,由材料性質作為基本特征,經過迭代式的數學操作,構建了一個由高達300億個表達式所組成的特征空間。利用壓縮感知算法,結合領域知識和理論推導,研究團隊從中篩選出物理清晰、數值準確的描述符,成功建立了“金屬-載體相互作用”與材料性質之間的控制方程。
這一方程除了包含“金屬-氧相互作用”外,還突破性地包含了“金屬-金屬相互作用”這一關鍵新變量,首次完整揭示了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的本質。研究發現,“金屬-金屬相互作用”是決定載體差異的關鍵因素,這為理解載體效應提供了全新視角。
據了解,研究人員所提出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理論具有較高的普適性。它不僅適用于氧化物負載的金屬納米催化劑,還適用于其負載的金屬單原子分散催化劑,以及金屬負載的氧化物薄膜催化劑。
李微雪表示,該成果有望加快新催化材料和新催化反應的發現,推動能源、環境和材料的綠色升級,助力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標志著AI技術與化學研究的深度融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它不僅為催化基礎理論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也為未來催化劑的設計與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科學難題被解決,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涌現出來。
素材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北京大學聯合科研團隊,從現有催化劑穩定性瓶頸切入,成功研制出一種超長壽命、高效制氫新技術。2025-02-18 13:13:49
-
廈門大學科研團隊通過摻雜16種稀土元素,成功制備出一系列具有異質結構的鉑碲基海參狀納米催化劑,并實現了其高效甲酸電催化應用。2025-01-27 10:10:00
-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研制出一種獨特的拓撲手性晶體,并將其用作水解制氫過程中的催化劑。通過操控該晶體內電子...2024-12-02 11:18:56
-
永久性化合物通常指的是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由于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的分子內有牢固的碳-氟鍵,因此這類物質通常具備了獨特的熱穩定性、化...2024-11-21 13:32:50
-
近日,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傳來喜訊,由魏宇學和孫松團隊研制的催化劑快速篩選裝置已完成工程機樣機迭代,并成功推向市場。這一創新成果不...2024-10-31 10:17:3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