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寧波材料所等發展出n-i-p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
2024年10月16日 14:39:07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452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葉繼春、曾俞衡等,聯合浙江大學教授余學功團隊,針對TOPCon底電池在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中的應用,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技術改進,顯著提升了底電池的鈍化質量和整體性能。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近年來,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因其具有開發面向效率大于30%光伏組件的潛力,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硅太陽能電池技術,憑借其高效率、成本效益和大規模生產等優勢,正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技術路徑。然而,如何研發基于TOPCon底電池的高效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技術,仍是光伏產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高質量的雙面TOPCon底電池需要在n型TOPCon電子收集端和p型TOPCon空穴收集端同時實現良好的表面鈍化。然而,在絨面上,基于摻硼多晶硅的鈍化接觸結構的鈍化質量不佳,導致底電池開路電壓下降,制約了基于TOPCon底電池的疊層電池效率提升。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葉繼春、曾俞衡等,聯合浙江大學教授余學功團隊,針對TOPCon底電池在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中的應用,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技術改進,顯著提升了底電池的鈍化質量和整體性能。
高質量的雙面TOPCon底電池需要在n型TOPCon電子收集端和p型TOPCon空穴收集端同時實現良好的表面鈍化。然而,在絨面上,基于摻硼多晶硅的鈍化接觸結構(p型TOPCon結構)的鈍化質量不佳,導致了底電池的開路電壓(Voc)顯著下降,嚴重制約了基于TOPCon底電池的疊層電池效率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通過改善絨面氧化硅的完整性、優化硼擴散曲線、提升氧化鋁注氫質量等策略,顯著提升了p型TOPCon的鈍化質量。
具體而言,常規的雙面對稱壽命片的單面飽和電流密度(J0,s)和隱含開路電壓(iVoc)分別是34.2 fA/cm²和689 mV;而優化后的p型TOPCon,壽命片的J0,s和iVoc分別降至12.9 fA/cm²和提升至715 mV;雙絨面TOPCon底電池的開路電壓也從690 mV大幅提升至710 mV。這一技術突破為制備高效疊層電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進一步的研究中,團隊將優化后的TOPCon底電池與鈣鈦礦頂電池集成,成功制備出n-i-p型正式鈣鈦礦/硅兩端疊層太陽電池。該疊層電池在1 cm²的面積上,獲得了超過1.9 V的開路電壓和28.20%的效率(認證效率為27.3%)。這一結果不僅展示了TOPCon底電池在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中的巨大潛力,也為未來高效疊層電池及組件的商業化應用鋪平了道路。
該研究的創新點和重要性在于,通過系統性地優化TOPCon底電池的鈍化質量,顯著提升了疊層電池的整體性能。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當前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電池研發中的關鍵問題,也為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關研究成果以Highly passivated TOPCon bottom cells for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為題,于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參考來源: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西北師范大學科研團隊聯合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國內首款C-14核電池——“燭龍一號”工程樣機。2025-03-17 13:13:58
-
總產值超1.2萬億!2024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2024年我國鋰電池總產量1170GWh,同比增長24%,行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2025-02-28 10:18:13 -
目前固態電池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體電解質匹配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的技術路線。性能目標是能量密度400瓦時/公斤、循...2025-02-24 13:43:57
-
浙江白馬湖實驗室與蘇州大學聯合團隊研發的小面積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態效率達到26.81%,刷新了世界紀錄。2025-02-19 13:22:06
-
近日,為加速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25-02-18 11:28:57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張新亮教授團隊成功實現了兼具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可拉伸太陽能電池,為可穿戴...2025-02-12 11:16:2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